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高职“字体设计”课程“1+1+1”活页式教材编写探究.docx
文件大小:43.06 KB
总页数:8 页
更新时间:2025-05-28
总字数:约6.68千字
文档摘要

高职“字体设计”课程“1+1+1”活页式教材编写探究

[摘要]教材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载体。根据高职院校“字体设计”课程的特点,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以及“教材”“学材”“二位一体”的原则,探讨“工作手册+工作笔记+配套数字资源手册”活页式教材的编写。打破传统纸质教材的固有形式,编写过程把匠心教育的主线贯穿始终,基于职业能力要求设计框架,依据实际工作流程设计工作任务,并将其与数字化资源有机结合,让教学资源“动态化”,全面适应一体化教学的需求,为高职“字体设计”课程新形态教材开发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活页式教材;教材编写;字体设计课程;高职

[基金项目]2021年度北海职业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基于智慧学习环境的活页式教材编写探究——以‘字体设计课程为例”(2021YJZ04)

[中图分类号]G7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3)11-0037-04[收稿日期]2022-05-13

职业教育教材是高职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是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明确提出倡导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并配套开发信息化资源[1]。“字体设计”是一门理论性强、课程内容较为抽象、不实践难以掌握相关技能的课程。为达到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课程目标,需要推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然而,目前的高职字体设计教材没有兼备“学材”的属性,难以体现职业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且编写与实际工作岗位需求脱节,不能及时反映行业新技术、新知识、新动态。编写“工作手册+工作笔记+配套数字资源手册”的活页式教材,以动态适应一体化教学的需求,可在教学中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高职“字体设计”课程教材现状分析

(一)教材体系架构无法满足职业能力模块化的教学需求

职业教育模块化课程改革最早在欧洲国家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中盛行。20世纪70年代,国际劳工组织研发出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模块化课程,在发展中国家得到广泛应用,且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关注。模块化课程围绕职业能力培养展开,将某一职业的工作划分为几个部分,这种划分符合实际工作的流程和工作规范,包含完整的开头和结尾。这样划分出来的每一部分就是一个模块。每个模块可以根据职业标准灵活动态增减,教师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模块组合开展教学。学习过程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2]。“字体设计”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教学中推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让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同时也能够达到提高职业能力的目标。教师在教学中要想达成职业能力培养目标,模块化教学就是有效方式。

目前,高职“字体设计”课程教材仍主要采用传统的纸质媒体固定装订方式。教材编写体例上通常以章节的形式展开,按照学科体系编写,而非根据职业或岗位的工作流程拆分工作任务,整理归纳出各任务所对应的职业能力,并将其模块化,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教学目标,以目标为导向编写,难以满足当前高职“字体设计”课程以学生为中心的职业能力模块化的教学需求。同时,这样的传统教材导致教师在课堂上只能大段讲授理论知识,实施“填鸭式”灌输设计操作,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体现。此外,这种教材纯属教师的“教材”,而非学生的“学材”,学生在使用中几乎没有参与感,学习内驱力难以被激发。

(二)教材内容缺乏职业性和时效性

在持续对外开放过程中,为实现我国由“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需要千千万万思想过关、技能过硬的复合型技能人才作为支撑,这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三教”改革就是最直接的体现。当前,大多高职院校的教材内容陈旧,脱离职业岗位需求和职业标准,难以满足新时代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3]。

第一,缺乏职业性。职业教育是类型教育的新论断。作为类型教育,最重要的特征是职业性和实践性。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其教学改革必须紧跟产业发展的步伐,坚持职业能力本位的原则[4]。教材内容要对接岗位,贴近实际工作过程,培养企业需要的核心技能和职业素养。然而,由于我国职业教育在发展之初没有自成体系,因此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都源于高等教育。多数高职院校“字体设计”课程教材内容还是注重理论知识的完整性和连贯性,没有体现职业教育职业性和实践性的特征,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脱节。

第二,缺乏时效性。高职教育与产业、行业、企业发展紧密联系,教材更新必须与其发展相适应。但由于教材的开发需要经历架构设计、内容筛选、编写审核、出版印刷等流程,修订周期一般为三年,教材内容调整周期长导致教材难以及时反映产业、行业、企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

(三)教材配套资源无法匹配智慧学习的发展趋势

智慧学习环境是数字化学习环境的高端形态,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