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BE理念的大学生职业发展能力培养与实践
[摘要]大学是学生进入社会工作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是学生进行个人就业能力不断储备提升的黄金时期,高校通过对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进行培养,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突破就業困境。近年来,高校为了更好地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积极引进了OBE教育理念对高校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但是目前在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培养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地改善优化。基于此本文就以OBE教育理念为基础,对高校大学生职业发展能力的培养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OBE教育理念;大学生职业发展能力;现存问题;解决策略
[基金项目]2021年度山西省教育厅“基于OBE理念的工程类专业大学生职业发展能力培养与实践”(J2021350)
[中图分类号]G647.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3)13-0000-04[收稿日期]2022-11-26
OBE理念以最终的学习成果为目的,将学习成果贯穿于学生培养体系的整个过程中,以成果为导向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改革。高校通过利用OBE理念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个人职业素养,通过多方面、全方位地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目标,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就业压力,最终达到有效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一、OBE教育理念概述
OBE教育理念在1981年第一次被美国教育学家提出,其主要内涵是以最终的学习成果为导向,将学生作为整个教育系统的中心,围绕该中心进行持续的教育以及教学的改革,以确保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能够获得实质性的成功[1]。OBE教育理念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工程教育改革,主要是将学生毕业时所必须获得的能力作为教育目标,以这种比较清晰明确的方式对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对教育成果进行量化,不断地对教育过程进行设计改革、组织重组,从而达到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效果。该教育理念是在2016年左右才被引入我国,其新奇的教育思想理念在我国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随后不同的学者开始对我国的传统教育领域进行深入思考,并对相关的教育模式进行创新改革。
OBE教育理念在高校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三种特点:一是关注学生本身的需求变化。以学生为中心,所有的教育教学行为都要以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为重点进行教学目标构建,在构建的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及学习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教学方案,将全体学生的学习需求都考虑在内,充分实现学生个体的自我发展。二是注重教学成果的实现。在OBE教学理念的影响下,高校应该以学生毕业所必须掌握的技术技能作为教学目标,通过对学生全方位的培养发展,让学生尽可能地掌握更多的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能力。因此,为了达成这一目标,高校也要注重结合学生本身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对相应的教学资源进行配置优化,通过对课程设置、教学设计等进一步构建,从而为学生制定更适合其个性化成长的道路。而后一定要注意实时观察学生本身的学习状态以及学习效果的变化,采取科学评估的方式依据不同个性的学生进行合理评估,并且通过建立动态化的评估标准时刻关注学生的个性化成长,这样一来也能够让学生更加清晰自己的长短之处进而不断地提升自我。三是高校一定要充分利用评估反馈的结果对教育过程以及教育模式进行不断的更新改进。
二、大学生职业发展能力培养内容
(一)专业技能
对大学生专业技能进行培养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在求职过程中满足社会岗位工作需求,在实践工作时更好地降低工作压力。这种专业能力是学生在就业面试过程中必然会考察的一项内容,并且目前社会对于招聘人才的难度不断提升,给予实习者的缓冲时间并不长,甚至会涉及“招来即用”的情况。如果大学生的专业素质不过硬很可能会出现工作失误,严重时丢掉工作的情形。专业技能的培训主要是强调学生能够掌握专业知识并具备一定程度的实践操作能力。但是专业能力又会因实际的工作岗位不同而表现出差异,所以高校对学生专业技能进行教育教学时一定要注意将专业技能培训与实践相结合。
(二)适应能力
个人在就业的过程中,肯定是环境选择人,而不是人去选择环境。为了能够快速地实现自身的职业成长,一定要注意提升自身的适应能力。对于大学生来说,具备充分的适应能力将环境中所具备的阻碍转化成自身的成长动力,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地促进自身的职业成长。社会处于不断地变化之中,大学生未来面临的就业环境也肯定是不断地发展,具备良好的适应能力能够使学生在面临环境大变革时有较强的应对能力,同时较强的适应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促进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能够迅速投入自身,更好地适应岗位工作。
(三)学习能力
专业能力是学生走上就业岗位的必要条件,但是要想在企业里面实现晋升就必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学习能力。学习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后期在企业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