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大数据在高校教师考核评价中的应用和思考.docx
文件大小:41.81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5-28
总字数:约4.63千字
文档摘要

大数据在高校教师考核评价中的应用和思考

徐文强,杨渊

(北京交通大学a.人事处;b.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44)

高校教师的考核评价是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内容。通过考核评价有助于全面了解教师队伍的发展状况,客观评价教师的教学工作质量和科研成果产出,是反映教师立德树人成效的重要依据。同时,对教师师德师风、教学业绩、科研实绩、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综合评价,可以对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起到有效的指导激励作用,从而推动高校教师综合素养与专业水平的全面提升,是推动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科研实力提升的重要手段。随着综合教育评价改革的不断推进,高校对教师考核评价提出了新要求。运用大数据技术获得的考核评价量化指标统计精度高、效率快,可以实现考核评价数据的全周期记录和共享,极大地提高考核评价的精准性和时效性。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高校建立不同学科的分级分类考核评价体系是必然趋势。

在传统的教师考核评价体系中,主要侧重教学、论文、课题等教学科研成果,不同学科和层次的教师代表成果呈现多样性和差异性。大数据技术虽然已经在各类高校教师考核评价中得到应用和推广,但还有较大的挖掘潜力。国内大部分高校的教师考核评价系统是独立于数据单建的考核系统,采取系统填报材料、部门审核上报、纸质版盖章存档的方式,数据填报复杂,管理人员审核归档难度大,而且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1]。针对高校实际,学校需要进一步探索基于大数据分析和可视化技术的考核评价体系,通过数据提高评价体系的科学性,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其综合素质。要构建教师数字化的考核评价平台,开放不同考核指标的端口,实时上传或同步教学工作量、科研项目、各类荣誉成果及社会服务等评价信息,经相关部门审核后发布。考核平台系统能够自动汇总分析各类数据,在节省大量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的同时,还能大幅提高考核评价的时效性和精准度。此外,建立动态、可视化的量化考核评价预警机制,让教师能够及时查看考核评价现状,认清自己的优势和不足。管理部门还要更加客观地对教师各方面的能力进行评定,为学校的精准管理和智慧决策提供参考。基于此,利用大数据技术搭建教师考核评价平台,对进一步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提高管理部门考核评价科学化和数字化水平等具有重要意义。

部分高校的教师考核评价还采用提交纸质材料、人工核验的传统方式,考核流程长、效率低、易出错、缺乏实效性,考核评价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不足。这让学校的管理者很难全面精准、实时有效地了解和掌握全校教职工各方面的情况。作为考核对象的教职工本人也难以了解其他同事的情况,只知道自己近年来取得的成果,缺乏横向和纵向比较,难以衡量自身所处位置,导致考核结果无法给教师自身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帮助[2]。

高校开展考核评价不能仅定位于对教师的阶段性业绩进行描述性评价,而是应该立足学校发展目标和战略任务,将教师考核任务与学校发展规划挂钩联动,并分解融入每位教师的考核指标之中。高校的发展规划、战略目标往往需要结合国家和行业的发展进行动态调整,考核评价指标也应与学校发展同频共振。教师的工作任务与目标也应紧密结合学校的发展目标。只有教师个人发展和学校发展目标一致,才能助推学校整体师资队伍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考核评价指标是引导教师发展的“指挥棒”,确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体系至关重要考核评价指标的设计,直接影响学校和教师的工作成效与未来发展。一部分高校在建立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时,未能对不同学科和层次的教师进行分类分级考核。例如,人文社科类教师和理工类教师具有不同的学科特点和专业特性,考核评价标准要针对不同类型的教师进行分类细化,确保考核评价指标的科学性和针对性,这样考核结果才能为教师自身发展提供更多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高校教师考核结果一般分为四个等级: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考核结果也会设置一定的优秀比例。从考核效果看,往往只有受到处分的教师才会被定为不合格,大部分教师一般都是合格及以上,无法形成以结果为导向的考核评价体系。优秀只激励了少部分教师,不合格也只惩罚了个别教师,导致部分教师逐渐形成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躺平”心态,干事创业的热情不足。考核等级比例划分、考核结果应用与绩效分配都对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有影响,需要通过有效的考核评价让教师“动起来”,而非“躺下来”。

目前,教师评价经历了从量化业绩、分类考核、注重质量到建立多元评价体系的阶段性发展过程。教师评价事关教师专业素质发展、教学效果提升及人才培养等方面[3]。利用大数据构建高质量的教师考核评价体系是教育领域评价改革的重要手段,同时也为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及社会服务方面提供科学测量支撑与依据。

教学是教师的首要职责和教师评价的第一要素。实质上,教学评价是一种综合性评价,是对教师的教学活动所带来的显性价值和隐性价值的综合判断。首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