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三疣梭子蟹全人工养殖技术操作规程.docx
文件大小:44.35 KB
总页数:9 页
更新时间:2025-05-28
总字数:约3.71千字
文档摘要

三疣梭子蟹全人工养殖技术操作规程

三疣梭子蟹全人工养殖技术操作规程

一、池塘条件

养成池面积和水深

以土池为主,面积可大可小,水深要求在1.5米以上。单塘面积超过10亩时宜用塑料网插底将大塘分隔,以防止由于水温顺水质的变化使梭子蟹集中而导致局部密度过大,造成相互残食。

池底

从进水闸门一端略向排水闸门一端倾斜,以便进排水。底质宜为沙泥质,池底多开波形沟垄,池塘内宜设置隐蔽物〔如废旧陶制品、石块、瓦片、网衣、竹子、树枝或用废旧编织袋内装适量贝壳等〕,作为梭子蟹公开之处〔特别是脱壳时期〕。留意使用的编织袋肯定要经过清洗。

在泥质过多的池塘,可在池底局部铺厚10厘米左右的中、粗沙,给梭子蟹供给一个较好的生存、生长环境。

养殖塘四周无污染源,环境安全。

每汛能自然纳潮10天左右,并备有提水泵,以确保小潮时养殖水源的供给。

配置适量的增氧设备。二、放养前预备

1、清淤除害

放苗一个月前彻底去除池中淤泥。然后用下表中的消毒药物去除敌害生物、争食生物和致病生物。

常用清塘消毒药物

药物名称

生石灰

漂白粉(有效

氯≥28%)

二氯异氰尿

酸盐

三氯异氰尿

茶籽饼

使用剂量

350毫克/

升~400毫克

/升

海水40毫克/升~50毫克/升

5天

淡水15毫克/升~20毫克/升

5毫克/升~

10毫克/升

4毫克/升~8毫克/升

海水15毫克/升~20毫克/升

7天

淡水60毫克/升~90毫克/升

休药期

7天

5天

10天

10天

7天

2、肥水

放苗前7天~10天,待消毒药物毒性消逝以后用60目的筛绢网过滤进水40厘米~60厘米,然后施氮肥20毫克/升,或施发酵过的有机肥料如鸡粪等,以此培育根底饵料,使池水呈黄褐色或黄绿色,透亮度30厘米~35厘米。或候苗源状况投放些花蛤、缢蛏等贝类作为混养品种,以利养殖中后期水质、底质调控或作为活体饵料。

三、苗种放养

1、蟹苗规格与质量

人工蟹苗选择蜕壳1天~2天后的Ⅱ期~Ⅲ期稚蟹〔背甲长1.0厘米左右〕。要求规格整齐,个体强健,活力强、无病害、躯体附肢完整。

2、蟹苗运输

宜承受水运法:规格0.8米×0.4米的塑料袋,盛水10千克,内放经海水浸泡并消毒洗净的稻草或蓬松的海草作隐蔽物,以防止稚蟹抱团而受损伤,每袋放稚蟹50克~100克,布满氧气后扎紧袋口,要求尽量在10小时以内运到养殖塘。

3、中间培育与放苗密度Ⅱ期~Ⅲ期稚蟹宜经过中间培育,待长至甲宽为3厘米~4厘米

〔100只~200只/千克〕的扣蟹时再放入养成池进展养成。

中间培育承受1亩~3亩大小的中间培育池,也可在大塘中间用网布围一小块水域进展中间培育,要求池底能排干池水,便于收获。也需要设置隐蔽物或适当铺沙并培育好水色。

中间培育密度为15只/平方米~20只/平方米,保持池水位70厘米~80厘米,透亮度约30厘米,溶解氧在5毫克/升以上,日换水量20%~30%。饵料以贝肉或小鱼虾为主,搅碎后投喂,日投喂2次~4次,投喂量按蟹体重100%~200%,以2小时内吃完为好。同时依据蟹体的蜕壳、气候、摄食状况等因素作适当调整。经10天~15天培育,甲壳宽到达3厘米~4厘米时,便可放入养成池养成。

放养密度要依据苗体大小、放苗时间、池塘规模、隐蔽物多少、饵料状况及池塘水质等条件进展合理安排。一般放养经中间培育后的

扣蟹时,放养密度以2025只/亩~2500只/亩为宜;假设直接对Ⅱ期~Ⅲ期稚蟹进展养成,则放养密度宜为4000只/亩~6000只/亩。

四、养成治理

1、饲料投喂

饲料种类

以低值贝类最正确,其次为低值鲜杂鱼虾。提倡使用协作饲料,以弥补自然饵料的缺乏,要求协作饲料中粗蛋白含量35%以上,质量符合GB13078和NY5072的要求。

在投喂鲜活饵料前,应将壳厚的贝类捣碎,大的鱼、虾切碎。留意鲜活饵料应清洗干净。在投喂非贝类饵料时,有条件的应在饵料中添加贝壳粉,防止梭子蟹生长缓慢或脱壳困难。

三疣梭子蟹交配后,要投喂富含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的优质饵料〔如沙蚕等〕,以促进雌蟹的性腺发育。

投饲数量

投喂量参考值如下:

蟹体重量〔克〕投饵量按体重计算〔%〕

0.8以下10010-3050~305012~8

100以上8~5

要依据水温、水质、天气、摄食状况、生理状况、病害状况等因素适当调整日投饵量。

日投喂次数

一般日投喂2次,黄昏投喂一天总量的70%,早晨投喂一天总量的30%。

投喂方法

宜遍池均匀地投喂,以削减梭子蟹聚拢时机,削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