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果树种质资源田间保存技术规程 .pdf
文件大小:1.81 M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5-28
总字数:约6.68千字
文档摘要

果树种质资源田间保存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北方果树种质资源田间保存技术在种质资源获得、保存圃要求、入圃保存、保存方法、

信息采集、种质更新复壮、资源档案和管理等方面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指导天津地区北方果树种质资源田间保存。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O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5010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保存圃要求

4.1保存圃地环境

应符合NY/T5010的要求。圃地环境空气质量、农田灌溉水质和土壤环境质量应分别符合GB3095、

GB5084和GB15618的要求。

4.2保存圃地选择

圃地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排灌方便,疏松肥沃的沙壤土或轻黏土,pH值6.5?8.5,土层厚

度N1.0m;离老果园及病虫害重发区N1000m,或有一定地理隔离条件。

4.3田间配套系统

配备排灌水系统。

5工作程序

北方果树种质资源以活体植株方式在田间种植保存。保存程序见图lo

1

规?

?果本信息

id

泉I*始纸顷档案

试神观察

入MS保存

tt

样成管卿

id

史所级壮

图1果树种质资源田间保存程序

6种质入圃

6.1种质样品获得

6.1.1获得途径

获得途径有野外采集、国内外引进、单位和个人送交或捐赠。获得的材料是可再生成植株的繁殖器

官,包括种子、接穗、插条、幼苗等。

6.1.2保存对象

北方果树野生种、近缘种、地方品种、农家种、选育品种、品系、突变体等。

6.1.3种质信息处理

种质入圃保存信息主要包括基本信息和管理信息。见附录Ao

6.2隔离检疫

种质材料在隔离检疫圃进行接收、初检和消毒处理,将消毒后的种苗送入隔离网室中种植,种植后

每天定时检查,作好观察记录,发现检疫性病、虫、草(国内没有发生或分布不广的危险病、虫、草)

及时进行鉴定和处理,必要时予以焚化销毁。

6.3试种观察

通过种植或嫁接收集、引进的果树种质,对主要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调查与记载,

进一步核实确认种质身份。剔除与圃内重复或没有保存价值的种质资源。

6.4入圃保存

6.4.1种植安排

6.4.1.1圃位号编制

2

每份果树种质保存至少3株,根据所需的最小单位面积(大小由每份种质保存株数和株行距决定)

确定圃基本单元,对每个基本单元编制圃位号,并标注在平面图上。

6.4.1.2种植小区分布

圃种植小区由若干或一定数量的圃基本单元区组成。根据不同种、类型或用途等,分别安排在各种

植小区,并绘制定植分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