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准检定培训实施规范演讲人:日期:
未找到bdjson目录CATALOGUE01校准基础概念02标准规范体系03操作流程标准04实施技术要点05质量控制管理06应用场景解析
01校准基础概念
计量术语定义计量检定校准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包括科学研究、技术测量、产品检验、安全防护等领域中的计量活动。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测量系统或测量链所指示的量值,或实物量具、标准物质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由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通过测量、试验和评估等方式,确定测量仪器、测量系统或测量链是否满足规定要求的活动。
校准与检定差异校准的主要目的是确定测量仪器、测量系统或测量链的量值,而检定的主要目的是判断测量仪器、测量系统或测量链是否合格。目的不同校准的对象主要是测量仪器、测量系统或测量链,而检定的对象则包括测量仪器、测量系统、测量链以及相关辅助设备。对象不同校准主要依据校准规范、校准方法和校准设备,而检定则主要依据检定规程、检定方法和检定设备。方法不同校准周期通常较短,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而检定周期则相对固定,需按照检定规程要求执行。周期不同
量值溯源体系量值溯源01量值溯源是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国家计量标准)联系起来的活动。溯源链02溯源链是量值溯源的基础,通常由多个测量环节组成,每个环节都具有规定的不确定度,通过逐级传递,最终实现量值的溯源。溯源方法03溯源方法包括传递测量、比对测量、校准测量等,其中传递测量是最常用的方法,通过将被测量与已知量值的标准进行比较,实现量值的传递和溯源。溯源要求04溯源要求包括测量设备、测量人员、测量方法、测量环境等方面的要求,确保溯源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02标准规范体系
国家检定规程依据国家计量法律法规,制定检定规程,确保检定工作的合法性和规范性。规程制定规程包括检定的项目、方法、设备、周期以及数据处理等方面的内容,是检定工作的依据。规程内容严格执行检定规程,确保检定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规程执行
国际标准对照国际标准参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等国际组织的标准,确保国内检定标准与国际接轨。01标准转换对比国内检定标准与国际标准的差异,制定转换方案,实现国内检定结果的国际互认。02标准更新跟踪国际标准的最新发展,及时修订国内检定标准,提高国内检定水平。03
行业特殊要求行业差异针对不同行业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不同的检定规程和标准,以满足行业的特殊要求。01专业技术针对某些特殊领域或高技术产品,需要制定更为专业和细致的检定标准和方法,确保检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02
03操作流程标准
前期设备检查检查设备外观是否清洁、无损伤,并确认所有部件是否齐全。检查设备的各项性能指标是否正常,如精度、稳定性、灵敏度等。确认设备是否在上一次校准的有效期内,以及是否需要进行再次校准。检查设备外观检查设备性能检查设备校准状态
校准参数设定根据设备类型和校准要求,选择合适的校准标准或校准源。选择校准标准根据校准标准,设定校准参数,如测量范围、校准点、校准次数等。设定校准参数确保校准环境符合校准要求,如温度、湿度、电磁干扰等。校准前的准备
误差测量在校准过程中,对设备进行多次测量,计算误差值。误差分析对误差进行分析,找出误差来源,如设备本身、环境、操作方法等。误差修正根据误差分析结果,对设备进行调整或修正,使其达到规定的校准要求。校准结果确认在校准结束后,对校准结果进行确认,确保设备已经达到预期的校准效果。误差修正流程
04实施技术要点
标准器选用原则精度和稳定性选用的标准器必须具有高精度和长期稳定性,以确保校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01适用性选用的标准器应满足校准对象的测量范围和精度要求,并能适应校准环境的条件。02溯源性选用的标准器应具有可追溯至国家或国际标准的溯源路径,以确保校准的合法性和有效性。03
环境条件控制清洁和净化校准环境应保持清洁、无尘埃和腐蚀性气体,以确保校准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校准结果的准确性。03校准场所应避免电磁干扰,确保校准过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02电磁干扰防护温湿度控制校准环境应保持适宜的温湿度,以保证校准结果不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01
数据记录规范应记录校准过程中的所有数据,包括测量值、校准值、校准日期等信息,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记录的数据应准确无误,避免误读、误记和漏记,以确保校准结果的准确性。记录的校准数据应妥善保管,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获取或篡改,以确保数据的机密性和安全性。数据完整性数据准确性数据保密性
05质量控制管理
不确定度评估采用A类评定和B类评定的方法进行不确定度评估,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评估方法对测量设备、测量过程、测量环境等因素进行全面评估,确定不确定度的来源。评估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