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极保护极化试片的测量方法
阴极保护极化试片的测量方法主要用于监测试片的电位、电流密度、极化程度等参数,以评估阴极保护系统的有效性:
一、电位测量
电位测量是评估阴极保护效果的核心指标,主要包括自然电位(开路电位)和保护电位(通电电位)的测量。
1.参比电极法(最常用)
原理:通过参比电极(如饱和硫酸铜电极SCE、银/氯化银电极Ag/AgCl)与试片组成电池,测量试片相对于参比电极的电位差。
仪器:数字万用表或便携式电位测量仪。
操作步骤:将参比电极放置在试片附近的土壤/电解质中,保持良好接触。
断开阴极保护电源,测量试片的自然电位,反映未保护时的腐蚀倾向。接通电源,稳定后测量试片的保护电位,判断是否达到保护阈值
注意事项:
土壤需湿润,避免参比电极与试片间存在高电阻层。对于埋地试片,需使用带盐桥的参比电极减少液接电位误差。
2.极化探头法(自动监测)
原理:集成参比电极和试片的一体化探头,实时连续监测电位变化,可记录极化/去极化曲线。应用场景:长期在线监测(如储罐底板、海底管道)。优势:避免人工测量的间歇性误差,适用于复杂环境(如高电阻率土壤、海水)。
二、极化曲线测量(塔菲尔曲线)
用于分析试片的极化行为,评估阴极保护的极化效率和腐蚀动力学参数。
1.恒电位法
仪器:电化学工作站(如PARSTAT、Gamry)。
操作步骤:以试片为工作电极,参比电极为基准,辅助电极为对电极(如铂电极),构建三电极体系。在一定电位范围内(如-2.0V~0VvsSCE)线性扫描,记录电流密度随电位的变化。
数据解读:阴极极化曲线:反映阴极保护电流对试片电位的影响,斜率越大表明极化效率越高。
腐蚀电位和腐蚀电流密度:通过塔菲尔外推法求得,用于评估保护前后的腐蚀速率变化。
2.恒电流法
原理:施加恒定电流密度,测量试片电位随时间的变化,绘制“电位-时间”曲线(如极化建立曲线、去极化曲线)。判断试片是否达到完全极化(如NACE标准要求断电后电位衰减≤100m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