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性粒细胞第31页,共5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杆状核粒细胞该期细胞显著特点:细胞核继续凹陷超过直径的1/2,或核径最窄处大于最宽处1/3以上,细胞核呈带状和杆状。根据颗粒不同可分为中性、嗜酸、嗜碱性杆状核粒细胞。第32页,共5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33页,共5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分叶核粒细胞该期细胞显著特点:细胞核出现分叶,有一丝相连或断开或核径最窄处小于最宽处1/3。根据颗粒不同有中性、嗜酸、嗜碱分叶核粒细胞。第34页,共5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35页,共5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36页,共5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37页,共5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38页,共5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红细胞系形态识别第39页,共5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
红系细胞分为:原始红细胞早幼红细胞中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红细胞第40页,共5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有核红细胞的形态特征胞体:由大→小,圆形或椭圆形。胞核:由大→小,到成熟红细胞时消失。圆形或椭圆形,常居中。细胞质颜色变化:油墨蓝或深蓝色→淡蓝、蓝灰→灰红色→淡粉红色。细胞质内:自始至终无特异性颗粒。第41页,共5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判断红系规则以核为主,核浆兼顾。以核染色质结构为主,细胞核和细胞浆形态做参考。第42页,共5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关于实验一粒红细胞系形态识别第1页,共5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实验报告画出粒系细胞各阶段形态画出红系细胞各阶段形态第2页,共5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外周血常见白细胞形态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第3页,共5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中性粒细胞圆形,直径10μm~13μm,胞质量丰富,染粉红色,含大量细小均匀的紫红色中性颗粒。细胞核染色质粗糙不匀,排列紧密成小块状,染深紫红色。根据核形分为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和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两种:凡胞核完全分离或核间以一丝相连者为分叶,核径最窄处大于最宽处1/3以上为杆状核。中性杆状核的胞核细长多样,弯曲盘绕,可呈C形、S形、V形或不规则形。第4页,共5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5页,共5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嗜酸性粒细胞圆形,直径13μm~15μm,略大于中性粒细胞。胞核常分两叶,似眼镜形,也可见3叶~4叶者。核染色质粗,染紫红色。胞质中充满粗大、均匀、整齐、紧密排列的橘红(黄)色嗜酸性颗粒。偶见少许淡蓝或无色胞质。第6页,共5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7页,共5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嗜碱性粒细胞圆形,直径10μm~12μm,较其他粒细胞小。胞核常被颗粒遮盖,核染色质粗着色较浅,分叶常不明显,胞浆量较少,常呈淡红或淡紫红色,含少量粗大,但大小不均、排列不规则的紫黑色嗜碱性颗粒,常盖于核上。第8页,共5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9页,共5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单核细胞不规则的圆或椭圆形,为外周血中最大的细胞,直径15μm~25μm,细胞核多呈不规则圆形、肾形、马蹄形,或不规则分叶有时折叠卷曲。染色质细致疏松如网状,染淡紫红色。胞浆量丰富,染淡蓝、灰蓝色不等,常呈毛玻璃样半透明。胞质内含有大量细小灰尘样紫红色嗜天青颗粒。第10页,共5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成熟单核细胞第11页,共5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淋巴细胞小淋巴细胞:圆形,直径6μm~9μm,胞核圆形,偶见凹陷,染色质致密呈块状,胞质量很少,仅在核的一侧出现一线天蓝或深蓝色。胞质中一般无颗粒,偶见少量紫红色嗜天青颗粒。大淋巴细胞:胞体较大,直径12μm~15μm,胞核染色质紧密而均匀,胞浆量丰富,呈透明的淡蓝色,常有少量大小不等的嗜天青颗粒。第12页,共5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粒细胞系统形态识别第13页,共5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粒细胞系统光镜下分为6个时期:原始粒、早幼粒、中幼粒、晚幼粒、杆状核粒、分叶核粒细胞。第14页,共5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5页,共5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粒系发育过程
?粒系祖细胞↓原粒↓早幼粒↓中幼粒(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