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船舶装备智能创造数字化应用.pdf
文件大小:7.46 MB
总页数:61 页
更新时间:2025-05-28
总字数:约1.15万字
文档摘要

2016中国制造业产品创新数字化国际峰会

船舶装备智能创造数字化应用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十二研究所

黄引平

2016年12月2日

?单位简介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十二研究所,即热加工

工艺研究所。

?热加工工艺仿真

三个转变:实现了由人工验证工艺向计算机仿真参与的工艺验证的

转变;由定性判定铸锻缺陷向定量判定铸锻缺陷的转变;由“孤岛式”

纸质工艺数据向集成数据库的转变。

?自主化研发

搭建平台:应用仿真技术搭建起工艺技术研发平台,一所多厂联合

针对多种关键零部件开展联合攻关研制,效果显著。

?产品升级

成果应用:工艺流程+技术规范+专利+数据库等集成应用,提升

企业产品研发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向产业链的高端迈进。

一、单位简介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十二研究所是:

?船舶行业唯一的热加工工艺研究所。

?国家国防工业重点军工研究所。

?船舶工业铸锻指导组和船舶工业协会铸锻

分会负责单位。

?船舶热加工行业中长远发展规划协作编制

单位。

二、热加工工艺仿真

?第一个转变仿真的“可视化”

由人工验证工艺向计算机仿真参与的工艺验证的转变

材料热成形是一个很复杂

的变化过程,导致了铸锻件

品质很难控制。

?材料成形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在这个过

程中,材料经液态流动充型、凝固结晶、固态流动变形

、相变、再结晶和重结晶等多种微观组织变化及缺陷的

产生与消失等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冶金变化而最

后成为毛坯或构件。

二、热加工工艺仿真

?第一个转变仿真的“可视化”

由人工验证工艺向计算机仿真参与的工艺验证的转变

实现浇注系统可视化工艺验证。图为设置直径为S¢75mm

的球形冒口工艺流场分析方案。

二、热加工工艺仿真

?第二个转变仿真的“定量化”

?由定性判定铸锻缺陷向定量判定铸锻缺陷的转变

二、热加工工艺仿真

?第三个转变仿真的“集成化”

由“孤岛式”纸质工艺数据向集成数据库建立的转变

热加工工艺设计长期依赖

人员的经验和素质,导致了铸

锻工艺的优劣很难预判。

?而目前传统的铸锻工艺设计都是靠人工进行的,不可

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对工艺设计人员要求高;工作量

大,效率低下;CAD工艺设计工程师之间难于信息共享

以及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二、热加工工艺仿真

?第三个转变仿真的“集成化”

由“孤岛式”纸质工艺数据向集成数据库建立的转变

二、热加工工艺仿真

1、编号(字符)2、零件名称(字符)

柴油3、图号(字符)4、材料牌号(字符)

5、零件号(字符)6、生产日期(日期)

机缸7、产品结构图(图片)8、结构类型(零件式、集成式)

盖铸9、主要壁厚(δ<6、6≤δ<8、8≤δ<10、10≤δ<14、δ>14)

10、浇注重量(字符)

造工11、铸件重量(字符)12、铸造方法(字符)

艺数13、铸件验收要求(文件)

14、铸造工艺设计(字符)15、浇注系统设计(文件)

据库16、冒口设计(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