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安全技术;一、矿山安全技术基本知识;(2)矿山的分类。
1)按开采矿种的不同,矿山分为煤矿和金属非金属矿山。
2)按照开采方式的不同,矿山分为露天矿山、地下矿山和两者联合开采矿山。
3)按规模大小的不同,矿山可分为大型矿山、中型矿山和小型矿山。;2.采矿方法
对于一个具体矿床,根据地质条件和岩石力学资料,在符合生产安全的要求下,选择合理的采矿方法,能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采矿方法可大致分为露天开采、地下开采和液体开采三种基本采矿方法。;(1)露天开采。露天开采是指采用一定的开采工艺,按一定的开采顺序,剥离岩石、采出矿石的方法。即在露天条件下,将埋藏较浅的矿石从矿坑露天矿、山坡露天矿或剥离露天矿开采出来。;(2)地下开采。当矿床埋藏地表以下很深,采用露天开采会使剥离系数过高,经过技术经济比较认为采用地下开采合理时,则采用地下开采方式。
1)井工采煤方法。
①壁式体系采煤法。
②柱式体系采煤法。;2)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采矿方法。
①空场采矿法。
②崩落采矿法。
③充填采矿法。;(3)液体开采。又称特殊采矿法,是指从天然卤水、湖、海洋或地下水中提取有用的矿物,是将有用矿物加以溶解(或热水融化),再将溶液抽至地面后进行提取,或用热水驱、气驱或燃烧,把矿物质从一个井孔驱至另一井孔中采出。大多数液体采矿采用钻井法。;二、煤矿生产安全技术;(2)煤层瓦斯赋存状态。瓦斯在煤层中的赋存主要有两种状态。一种是在渗透空间内的瓦斯主要呈自由气态,称为游离瓦斯或自由瓦斯,这种状态的瓦斯服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另一种称为吸附瓦斯,它主要吸附在煤的微孔表面和在煤的微粒内部占据着煤分子结构的空位或煤分子之间的空间。;(3)瓦斯爆炸。矿井瓦斯不助燃,但它与空气混合达一定浓度后,遇火能燃烧、爆炸。瓦斯爆炸时会产生爆炸火焰、爆炸冲击波和有毒有害气体三种致命因素。
引起瓦斯燃烧与爆炸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一定浓度的甲烷、一定能量的引火源和足够的氧气。;(4)瓦斯爆炸事故的防治措施。瓦斯爆炸事故的防治可分为预防爆炸和抑制爆炸。预防瓦???爆炸措施主要有优化通风网络及通风系统、防止瓦斯积聚、进行瓦斯抽采、加强瓦斯浓度和火源监测、防止点火源的出现等。抑制瓦斯爆炸措施主要是采用隔爆抑爆装置将瓦斯爆炸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从而减少人员伤亡和防止事故灾害损失扩大。;2.矿山粉尘及防治技术
(1)粉尘的概念。在煤矿生产过程中伴随煤和岩石被粉碎而产生的混合性粉尘统称为煤矿粉尘,主要是岩尘和煤尘。;(2)粉尘的危害。
1)污染工作场所,危害人体健康,引起职业病。
2)煤尘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爆炸。
3)加速机械磨损,缩短精密仪器使用寿命。
4)降低工作场所能见度,增加工伤事故的发生率。;(3)综合防尘技术。
1)湿式打眼。
2)爆破喷雾。
3)冲洗岩帮。
4)装岩洒水。
5)通风排尘和净化风流。
6)个体防护。;三、非煤矿山安全技术;2.露天边坡事故防治技术
露天边坡的主要事故类型是滑坡事故,即露天边坡岩体在较大范围内沿某一特定的剪切面滑动的现象。露天边坡滑坡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类:露天边坡角设计偏大,或台阶没有按设计施工;边坡有大的结构弱面;自然灾害,如地震、山体滑移等;乱采滥挖等。;露天边坡事故防治技术主要包括:
(1)合理确定边坡参数。
(2)选择适当的开采技术。
(3)制定严格的边坡安全管理制度。;3.排土场事故防治技术
(1)选择最合适的场址建设排土场。
(2)改进排土工艺。
(3)处理软弱基底。
(4)疏干排水。
(5)修筑护坡挡墙和泥石流消能设施。
(6)排土场复垦。;四、石油天然气开采安全技术;(2)天然气。天然气是蕴藏在地层内的可燃气体,其主要成分为烷烃。非烷烃气体有氮气、硫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微量的氦、氩等稀有气体,这些气体与烷烃组成互相不起化学反应的混合物。;2.采油、采气安全技术
(1)油气井、站设计的安全原则。高温、高压、高含硫及二氧化碳的油气井应有自动关井装置。井场、计量站、集输站、集气站及其工艺管道设计应由有资质的单位编制完成,场站设计应符合相关技术要求并按程序审批。工艺流程应安全、先进、合理,工艺管道的设计应包括防腐、防冻、防堵、防爆裂等方面。;天然气集输站宜设非实体围墙,若设实体围墙,集输设施周围30m内应按爆炸危险区布置,井场、计量站、集输站的平面布置与周围建(构)筑物、设施的防火间距及内部埋地集输管道与周围建(构)筑物、站与外部区域的防火间距应符合《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183—2015)和《油田油气集输设计规范》(GB50350—2015)的规定。;计量站、集输站避雷设施、电气装置及设备的接地,执行《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16)的规定。进出集输站(包括天然气净化厂)两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