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关于关爱留守儿童(2)第1页,共1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背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进城务工人员越来越多,留守儿童也成为了现阶段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农村留守儿童近2000万人。近年来留守儿童已达5800万。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4000多万,在全部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的比例达28.29%。父母双方都外出流动,儿童不能与父母在一起生活的情况在全部留守儿童中超过了半数,比例高达56.17%。。第2页,共1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父母“关爱缺失”引起严重的“情感饥饿”父母的一些观念和不良职业活动存在负面影响监督弱化,学校教育独力难支4123第3页,共1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社会问题现状第4页,共1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监护不力,九年义务教育难以保证现状据统计,80%以上的留守儿童是由祖父母隔代监护和亲友临时监护,年事已高、文化素质较低的祖辈监护人基本没有能力辅导和监督孩子学习。农村学校受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理念的局限与制约,针对留守儿童的需求提供特殊有效的教育和关爱力不从心,学校与家庭之间缺乏沟通。家庭和学校监护不力,导致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辍学现象。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及初中教育的在学率都低于正常家庭儿童,中国人民人口与研究中心的研究显示,进入初中阶段以后,留守儿童在校率大幅度下降,14周岁留守儿童的在校率仅为88%。第5页,共1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缺乏抚慰,身心健康令人担忧生活问题心理问题道德问题:70%的父母年均回家不足3次,有的甚至几年才回家1次;近30%的留守儿童与父母通话、通信频率月均不足1次。由于父母长期外出,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正常疏导,极大地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形成扭曲的隐患,导致一部分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并且极易产生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甚至犯罪的倾向。南方沿海某省一项调查显示,19.6%的留守儿童觉得自己不如人,11.4%觉得自己受歧视,9.5%有过被遗弃的感觉。北方某省的一项调查显示,在青少年犯罪中留守儿所占比例已高达20%。据调查显示:第6页,共1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疏于照顾,人身安全不容忽视监护责任不落实,监护人缺乏防范意识,儿童防护能力弱,农村留守儿童容易受到意外伤害,甚至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对象。公安部门统计数据显示,被拐卖儿童群体中,第一位是流动儿童,第二位是留守儿童。女孩受到性侵害又不能及时得到父母帮助,极易酿成严重后果。第7页,共1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留守儿童现象的产生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象的产生来自于家庭和社会两个方面。一方面,家庭的贫困,使孩子的父母不得不走出农村到城市务工;另一方面,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制以及社会对“农民工”不公平的待遇,使广大农民没有办法及能力带着孩子一起走进城市。具体情况如下:1.农民工在城市从事的一般都是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的工作,他们在工作之余根本就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自己的孩子。2.农民工的工资和福利水平无法与城市工人相比,差距很大。以他们的工资收入水平难支撑一个家庭在城市的生活。3.由于户籍的限制,农民工的子女在城市的学校上学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即使有学校接收,其父母也很难承受高额的费用。而城市中那些面向农民工子女的学校基本上都是民间兴办的,其教学质量不仅无法和城市学校相比,也无法和农村学校相比。第8页,共1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关爱留守儿童从学习从生活从社会234从心理1第9页,共1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L/O/G/OContentLayou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