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教育宣传124
什么是法?与未成年人相关的法律有哪些?定义:法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标准体系。简单来说:法就是告诉人们:哪些可以做、哪些必须做、哪些禁止做法具有惩罚性
与未成年人相关的法律有哪些?
大家谈:
问题1.哪些行为属于不良行为?自己有没有不良行为?
严重不良行为壹
中度不良行为壹是指未成年人父母或其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以下不良行为:
轻度不良行为壹是泛指与小学生守那么、小学生日常行为标准、公众道德标准相背的一些行为以及心理障碍的总和。
轻度不良行为的危害性主要表达在对相其关群体及其个人的危害上。
如迟到、早退、讲粗话脏话、穿奇装异服、染发、带首饰、男生留过耳长发、光头、不按时就寝等各种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的行为。
上课说话,不爱学习不听父母及老师的话欺负小同学过马路时不看红绿灯,乱闯红灯乱丢垃圾不按时完成作业发生在大家身边的轻度不良行为:
大家想一想
问题2.哪些行为是我们不能做的?
参与赌博壹打架斗殴贰
调皮捣蛋,有事没事惹一下其他同学,比如别人走路时他突然伸出一只脚将别人绊倒;故意毁坏公物,如在书桌上乱刻乱画;不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乱闯红灯好吃好喝,攀富比阔以大欺小,没有钱进网吧就强行向弱小同学索要;531246不遵守公共道德,吃完东西,把包装盒等垃圾随手乱扔等等不拘小节的坏习惯
总的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1、纠集他人结伙滋事2、扰乱治安3、携带管制刀具4、强行索要他人财物5、屡次偷窃
总的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7、屡次拦截殴打他人9、损害他人的荣誉,如对获得荣耀称号的模范人物进行挖苦、挖苦、打击等等〕8、参与赌博,屡教不改
12345贪图享受,不思进取逞强好胜从众心理缺乏关爱逆反心理。嫉妒心理
1、盗窃:就是指偷东西,没有经过主人的同意随便拿走他人的财物,包括钱与物品。2、成心伤害:是指是指成心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简单来说就是打架〕
寓言故事一个人偷拿邻居家的一根针被告到法庭,法官在审判完这件案子时,在最终的量刑上却定了与一位偷牛贼一样的罪,小偷很不服气,问法官,为什么我只偷了一根针却判得与偷牛一样重,没等法官答复,偷牛贼说:我当初就是从拿别人一根针开始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勿以恶小而为之,一根针确实不算什么,但是同学们也许有听过这么一句话,小时偷针,大时偷金。因此,我们从小就要养成好的习惯,千万不可以随便拿别人东西。
年儿童受法律保护的合法权益有:1、接受义务教育权3、保护个人隐私权、维护人格尊严权5、人身平安、财产继承权4、享受劳动保护权2、接受父母抚养权
增强自我防范意识,防止受到不法侵害:1、如果只是被歹徒盯上,应迅速向附近的商店、繁华热闹的街道转移;还可以就近进入居民区,以求得帮助。
争做合格小学生,我们该怎么做?
争做合格小学生,我们该怎么做?
5、切莫虚荣攀比。未成年人要克服虚荣、攀比心理,说话要谨慎,不要随意向外人透露和炫耀自己家庭的情况,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伤害。6、增强防范意识。要保持必要的警惕性。单独回家的孩子,在进家门前要注意观察,不给坏人以可乘之机;单独在家的孩子,不要随便翻开家门;在放学路上,不要跟陌生人说话。不要轻易相信他人的哄骗,遇事多留个心眼,警惕各种不良诱惑,对陌生人给的玩具和食品等不要轻易接受。7、掌握自救本领。首先要保护好自己,然后学会善于求助求救成年人,不蛮干,要学会用报警、呼救、对抗等方法抵抗不法侵害。
法制教育宣传124
更多精品PPT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