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国开学习网《汉语语言要素教学》形考任务3答案.docx
文件大小:14.69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5-28
总字数:约2.38千字
文档摘要

国开学习网《汉语语言要素教学》形考任务3答案

注意:学习平台题目可能是随机,题目顺序与本答案未必一致,同学们在本页按“Ctrl+F”快捷搜索题目中“关键字”就可以快速定位题目,一定注意答案对应的选项,如果答案有疑问或遗漏,请在下载网站联系上传者进行售后。如需其它科目的答案也可以联系上传者。

1.下列短语的结构与其他不相同的一项是()。

A.天气晴朗

B.好朋友

C.慢慢走

D.忙碌的一天

答案:天气晴朗

2.下列词语不属于离合词的是()

A.见面

B.洗澡

C.结婚

D.兴奋

答案:兴奋

3.下面两个带有“了”的句子,应该先教的是()。

A.我早上吃了一个面包。

B.他昨天去上海了。

答案:他昨天去上海了。

4.语法教学的一般环节是()。

A.展示—讲解—练习

B.讲解—展示—练习

C.讲解—练习—展示

D.展示—练习—讲解

答案:展示—讲解—练习

5.下面适合用生成式教学法中的紧缩法来讲解的语法点是()。

A.反而

B.离合词

C.个体量词

D.助词“着”

答案:反而

6.下列几个比较句中,在汉语教学中一般应该最先出现的是()

A.我比他高。

B.我不比他高。

C.我比他高10厘米。

D.跟他相比,我更高一些。

答案:我比他高。

7.“广州大学”与“广州的大学”区别是()

A.功能不同,前者是名词性短语,后者是谓词性短语。

B.含义不同,前者是专有名词,专指一所大学;后者指设在广州的所有大学。

C.语义关系不同,前者是修饰关系,后者是说明关系。

D.结构不同,前者是主谓结构,后者是偏正结构。

答案:含义不同,前者是专有名词,专指一所大学;后者指设在广州的所有大学。

8.下列哪项不属于“把”字句的特点()

A.主语一般是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

B.“把”后面的成分一般也为名词性的短语。

C.表示被动意义。

D.宾语被提前。

答案:表示被动意义。

9.下列语法项目中,最不适合使用图片和教具进行展示的是()

A.时间词:8点10分

B.方位词:东南西北

C.存在句:教室里坐满了人

D.副词“但是”

答案:副词“但是”

10.交际练习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利用或创造交际环境,使学生把所学语法点用于实际(或准实际)交际中。下列练习形式属于交际练习的是()

A.替换练习

B.两个同学互相谈论自己的周末安排

C.连词成句

D.跟读句子

答案:两个同学互相谈论自己的周末安排

11.下列哪些属于汉语语法的特点()

A.词序与语序较为重要。

B.修饰成分的位置比较固定。

C.有一些特殊词,比如个体量词。

D.句子成分与词类既对应又不对应。

答案:词序与语序较为重要。;修饰成分的位置比较固定。;有一些特殊词,比如个体量词。;句子成分与词类既对应又不对应。

12.下列属于存现句的是()

A.墙上挂着一幅画。

B.前面走来了两个人。

C.我在看书。

D.小李被撞伤了。

答案:墙上挂着一幅画。;前面走来了两个人。

13.下面选项中符合语法教学原则的是()

A.复杂的语言点分阶段教学

B.考虑交际因素,应该先教与基本交际密切相关的的语法点

C.语法点要由易到难地教

D.所有语法点,无论难度高低,教学中都要详细讲解。

答案:复杂的语言点分阶段教学;考虑交际因素,应该先教与基本交际密切相关的的语法点;语法点要由易到难地教

14.语法点的讲解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

A.形式

B.意义

C.功能

D.笔画

答案:形式;意义;功能

15.下面适合用行为动作演示来展示的语法点有()

A.趋向补语:走lt;出gt;教室

B.了2:老师坐下了

C.个体量词:只

D.名词:笔

答案:趋向补语:走lt;出gt;教室;了2:老师坐下了

16.下面适合整体教学的句式是()

A.太……了

B.连……也/都……

C.“把”字句

D.存现句

答案:太……了??;连……也/都……

17.句末“了”主要有以下几种用法()

A.表达强烈的感叹语气

B.表示事物发生了变化,出现了新情况

C.肯定某个事实

D.表示行为、动作状态的持续

答案:表达强烈的感叹语气;表示事物发生了变化,出现了新情况;肯定某个事实

18.下面适合用列公式的方法来讲解的有()

A.五分之二

B.三个半小时

C.存现句:礼堂里坐满了人。

D.离合词:见面

答案:五分之二????;三个半小时

19.“天气晴朗”属于偏正短语。

A.对

B.错

答案:错

20.离合词一般后面不再加宾语,中间可以加其他成分。

A.对

B.错

答案:对

21.汉语形容词“多”可以单独在句中作定语。

A.对

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