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4浙教版七下科学 3.2 物态变化(6)教学设计(表格式) .docx
文件大小:575.26 KB
总页数:8 页
更新时间:2025-05-28
总字数:约4.46千字
文档摘要

浙教版七下科学§3.2物态变化(6)教学设计

课题

3.2物态变化(5)……升华和凝华

单元

学科

科学

年级

七下

教材

分析

本课时为浙教版七下第三章第2节《物态变化》的第6课时,主要介绍升华和凝华两种

物态变化;学生已知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及汽化和液化的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学习升华和凝华,结合日常生活经验认识升华和凝华相关知识,升华凝华过程中热量的变化,并能利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了解升华和凝华;了解升华和凝华过程中热量的变化情况;能用升华和凝华知识解释一些典型的现象;能用物态变化观点说明云、雨、雪、雾、露、霜的形成;

科学思维: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学生能运用学过物理知识分析自然现象并解决实际问题;

探究实践:通过探究干冰的升华现象,了解升华的特点;

态度责任:教学活动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学生自主的探索一些自然现象并揭示物理学道理。

重点

升华、凝华的概念及解释一些典型的现象;

难点

了解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并能用科学的语言进行解释。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常见的物态变化有_等六种;、、

2、熔化和汽化过程热,凝固和液化过程热;

3、完成下列物态变化模式图:

导入新课

物质三态

物质三态固态液态气态

导入:在寒冷的冬天,气温在0℃以下时,结了冰的衣服在没有阳光的地

y

方也可以慢慢晾干。

这是冰直接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了,这种现象是升华。

讲授新

讨论交流:

用金属勺盛一些干冰(固态CO?),仔细观察干冰的变化,以及金属勺周围形成的白色物质。这里发生了哪些变化?

通过实验现象,直接让学生观察到由于干冰升华而出现的现象

并由此展开教学

这里教授定

图3.2-37干冰参考:

现象:

①干冰周围出现“白气”;

②干冰逐渐变少;

③周围没有液体流下来;

④勺子上结有冰。

原因分析:

在实验中,没有观察到液态二氧化碳这种物质。固态的干冰吸热直接变成了二氧化碳气体,由于干冰对勺子吸热使得勺子温度很低,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由气体变成了固体冰粒。

归纳与讲解:

一、升华和凝华

1、升华和凝华:

(1)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作升华;

(2)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作凝华;

气固态态2、升华和凝华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1)升华吸热:固体从周围吸热而变成气体,升华时没有液体出现;升华可致冷;

(2)凝华放热:气体遇冷而变成固体,凝华时不经过液体,凝华时周围物体温度会升高。

升华(吸热)

凝华(放热)

视频:碘的升华和凝华

2、从微观角度解释升华和凝华:

用分子运动的观点看,升华是固态物质表面的分子克服其他分子对它的引力进入空气中的过程,而凝华则是气体分子碰到固态物质的表面,并被固态物质分子的引力所束缚的过程。

3、升华和凝华的条件:

(1)升华的条件:吸热(受热);

(2)凝华的条件:放热(遇冷);讨论交流:

1)下列情境中的物态变化属于升华还是凝华?请再举出一些生活中升华和凝华的事例。

固态变成气态:升华;

其他例子:灯泡中的钨丝用久了会变小细;寒冬的冰雕会

越来越小;等。

气态变成固态:凝华;

其他例子:冬夜,室内的水蒸气常在窗玻璃内侧凝华成冰

晶;等。

图3.2-39冰橙结霜

气态变成固态:凝华;

其他例子:冬天叶片上出现的白边;北方十分寒冷的地区,

人在室外时,口罩、帽子、眉毛上都会长出冰霜;等。

图3.2-40雾松形成2

图3.2-40雾松形成

2)俗话说“下雪

不冷化雪冷”。请说一说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