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中国美育之人生与人品化审美诉求.pdf
文件大小:417.46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5-28
总字数:约1.12万字
文档摘要

第1期14ol宜宾学院学报JournalofYibinUniversityJanuary.2009

中国美育之人生与人品化审美诉求

李天道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成都610068)

摘要:中国美育思想最为独特的品格与审美诉求就是对人生与人品的重视。就中国美育思想来看,所谓美,总是肯定人生、肯定生命的,因而,美实

际上就是人生价值的体现,是一种极高的人生境界,也即一种心灵境界与审美境界。这样,遂使中国美育思想的审美价值诉求与中国古代人学的人生价

值诉求、审美境界追求与人生境界追求趋于合一。同时,这种合一又体现了中国传统美育思想的人生价值取向。

关键词:中国美育;人生与人品;审美诉求;价值取向

中图分类号:1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365(2009)O1—0001—04

可以说,中国美育思想最为独特的品格与审美诉求就是对中国古代人学的同一性和相关性。故而,中国古代人学是中国美

人生与人品的重视。就中国美育思想来看,所谓美,总是肯定人育思想的理论基础,而中国美育思想则是中国古代人学更高层

生,肯定生命的,因而,美实际上就是人生价值的体现,是一种极次的发展。中国古代人学一直在追求如何通过美育以实现一种

高的人生境界,也即一种心灵境界与审美境界。中国古代美学家和合完美的人生自由境界,如何通过“尽心”、“尽性”、“克己”、

认为,审美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主体通过澄心静虑、心游目“由己”、反“朴归真”而“知天”、合“天”。这种人生的自由境界,

想,通过直观感悟、直觉体悟,以达到心到神会,顿悟人生真谛的在中国美育思想看来,实质上就是一种自我生命得到自由发展

审美境界,从而体验自我,实现自我,“超脱自在”,使片刻得到永的审美境界。同时,中国古代人学重视人的生命存在价值,强调

恒,并获得人生价值的不朽。这样,遂使中国美育思想的审美价人在天地万物中最为神奇,最为完美,“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

值诉求与中国古代人学的人生价值诉求、审美境界追求与人生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这一“贵人”、“重人”的思想,渗

境界追求趋于合一。同时,中国美育思想的这种审美价值诉求与透到中国古代美育思想中,则形成其“美因人彰”,即美的生成必

人生价值诉求、审美境界追求与人生境界的追求合一又体现了须依靠人的审美活动去发现、去创构的观点。而中国美育思想的

中国传统美育思想的人生价值取向。可以说,中国古代美育思想主要组成部分的儒、道、释三家美学思想所推崇的“和”、“妙”、

始终如一地在探索如何实现人生价值,以达到一种使自我“自“圆”的审美理想,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统

由”、“充沛”、“真力弥满,万象在旁,掉臂游行,超脱自在”】【和一的审美追求,则又与中国人学的自然观、社会观与人生观贯通

合完美、圆融和熙的人生审美境界。合一。

一、“贵人重人”的人生化审美诉求的确,中国美育思想的完形与儒、道、释三家思想的相互渗

作为同生同长于中国文化土壤上的思想之树,中国美育思透、相互补益、相互融合是分不开的。中国古代文人周流三教,游

想与中国古代人生哲学是枝叶相关、根脉相连、不可分离的。故心于世书内典,以一种务实精神各取所需:儒以治世,道以修身,

而,中国古代美育思想极为注重人与人生。在人生价值论方面,佛以治心。经过汉魏六朝而至于隋唐以后,历代最负盛名的思想

认为人“最为天下贵也”王制),强调审美体验活动应该通过对家、文艺理论家,其思想都是儒、道、释三教的影响兼而有之。特

“人”的透视,以妙解人生的奥秘,也揭示宇宙生命的奥秘。在中别是慧能禅宗提出的“即心即佛”的佛性论和真心一元论,吸引

国古代美育思想家看来,挥动万有、驱役众美的审美观照与审美了中国古代文人,重构和完善了中国古代文人的人生审美心理

体验能够陶冶人的情操,纯洁人的情感,感化人的性灵,净化人的结构,也丰富和拓展了中国美育思想传统。可以说,正是禅宗美

灵魂;通过审美活动,可以帮助人们从更高的层次上认识人生主学“即心即佛”和“无念为宗”的思想强化了中国美育思想“法自

体,树立人格理想,培养人生道德,提高人生境界,实现人生价值。然的人与天调”的基础,使它上升到本体地位,并在一定程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