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AGI率先落地:无人驾驶出租车.pptx
文件大小:375.44 KB
总页数:15 页
更新时间:2025-05-28
总字数:约3.3千字
文档摘要

证券研究报告

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2025年05月25日

汽车

AGI率先落地:无人驾驶出租车

;

Robotaxi,即无人驾驶出租车,支持L4级(高度自动驾驶)和L5级(完全自动驾驶)自动驾驶技术。我们预计2025年或是Robotaxi的元年。

政策端,对Robotaxi的法律法规愈加完善:

中国:全国性政策给出Robotaxi准入和上路途径,允许其在特定区域、特定时段进行商业化试运营;地方性政策则进一步对车辆安全员、事故权责划分等进行规定。

美国:推出AV-STEP框架,对Robotaxi的申报、事故认定上报等进行详细规定。

用户体验端,Robotaxi较传统出租车或网约车更具有吸引力:

更安全:当前Robotaxi的行驶安全性已达到人类司机的十倍;

更便宜:由于不需要司机,Robotaxi订单价格可低于出租汽车;

更舒适:算法确保行驶稳定,同时座舱内私密性远胜于出租汽车。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中国网约车市场规模预计有望从2023年2550亿上涨到2030年8003亿,Robotaxi市场规模则有望接近5000亿,在智慧出行中的渗透率达到32%。

投资建议:

Robotaxi厂商:建议关注技术实力强的【小马智行】和技术优秀且有望具备Robotaxi量产能力的【特斯拉】;

激光雷达:主流L4级Robotaxi车型均采用多激光雷达感知方案,建议关注激光雷达领域头部企业【禾赛科技】、【速腾聚创】;

线控转向:特斯拉Cybercab首次采用无方向盘设计,标配线控转向,推荐【耐世特】。

风险提示:技术发展不及预期;竞争情况加剧;法律法规推进速度不及预期;费用控制不及预期。;

Robotaxi,即无人驾驶出租车,支持L4级(高度自动驾驶)和L5级(完全自动驾驶)自动驾驶技术。

L4级与L5级的区别在于,L4级仅适用于其设计运行条件(例如园区接驳车),而L5级在任何可行驶条件下均可持续运行。

对于L4及L5级,在车辆发出介入请求时,用户可不作响应,系统可自动达到最小风险状态。对于L3级及以下等级,驾驶的兜底任务仍旧由驾驶员承担。

Robotaxi的核心包括硬件和软件:

硬件:除传统的汽车车身结构件外,还有新增的智能化零部件。

软件:即驱动硬件运行的自动驾驶算法,例如特斯拉的FSD、小马智行的virtualdriver等。;

政策名称;;

智驾算法不断迭代,Robotaxi的安全性可显著高于人类司机。

小马智行的PonyWorld世界模型能够生成场景和传感器数据、进行高度逼真的仿真以及多维度评估驾驶行为,从而加速算法的迭代。其Robotaxi已经达到行驶1万小时出现一次异常事件,是人类司机的10倍水平。

Waymo则在4000万公里的行驶里程中,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概率下降88%,人身伤害概率下降92%。

Robotaxi客单价格更低,对消费者具备更强吸引力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共享网约车(纯电动汽车)总收入明细中约50%是司机净收入,而Robotaxi不需要司机,可以大大节省成本。例如根据滴友之家的报道,同样32公里行程,广州的Robotaxi服务较同里程的网约车便宜30%。;

算法确保行驶稳定,且舱内私密性远超网约车

对于不同路况,智驾算法会提前规划油门、刹车、方向盘的控制,并确定好运行轨迹,确保行驶的稳定。

Robotaxi不存在司机,乘客可在规则允许内充分使用座舱内配置,包括看电影甚至唱K,而不影响到他人。

Robotaxi的优势使消费者愿意搭乘

2024年7月萝卜快跑在武汉的单车订单峰值达到20单,已经达到当地出租车司机平均一天的订单量;

小马智行Robotaxi客户的复乘率达到70%;;

2020-2023年,网约车带动中国出租汽车数量以每年接近20%的同比增速快速提升。

巡游出租车数量基本保持不变,保持约140万辆的体量;

网约车数量大幅提升,由2020年112万辆快速提升至2023年279万辆,占比从45%提升至67%。

网约车数量上升,促进中国智慧出行市场扩容。智慧出行,包括网约车、顺风车、Robotaxi等服务。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

网约车市场规模预计有望从2023年2550亿上涨到2030年8003亿,CAGR达到18%。

预计Robotaxi市场有望从2027年开始迅速增长,于2030年达到接近5000亿的规模,达到2027年的22倍,在智慧出行中的渗透率达到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