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财经新闻在经济学教学中的运用
一、时事财经新闻融入经济学基础教学的必要性1.时事财经新闻融入经济
学基础教学有助于培养学习兴趣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这
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是分不开的。
一项项经济政策的颁布和实施,对经济有着怎样的调节作用?它的实施效果
如何?这些现实经济问题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对经济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也是最好的老师。
对于经济学中出现的大量图形、表格、数据和理论不再觉得枯燥和抽象,学
生会主动自觉地融入教学之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并会发现经济学中有许
多有趣的社会经济现象,会主动去掌握经济学中的分析工具和研究方法。
经济学变得不再复杂了。
2.关注热点经济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关注热点经济问题,
了解国家对各个行业的政策,这是一个动态的学习领域,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注重教学内容的动态变化,与时俱进。
如当下的房地产价格和股票市场价格涉及到价格机制、金融市场和宏观调控
政策。
通过最新最真实的典型事例,引导学生了解市场和政府意图,理解和掌握基
本概念和原理,在此基础上理解理论是如何与实际相联系解决经济问题的。
国家颁布的宏观调控政策是通过什么样的机制产生作用,知识如何转化为解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
实际的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以及职业综合素质的能力。
二、时事财经新闻与经济学基础教学的具体融合1.运用供求定理分析股票
市场从2014年7月上证指数2049点到11月21日的2486点,股票市场一直处
于震荡上扬的趋势,从熊市中走过来的投资者在这段时间分不清是牛市到来还是
熊市反弹。
随后,中央银行突然降息,市场处于亢奋状态,上证指数在短短5个交易日
冲破3000点,到达3404点,形成第一次疯牛走势。
之后,新华社发文抨击疯牛和高杠杆,证监会查两融违规,导致市场走了两
个月的慢牛行情。
当市场再次上攻冲破2009年3478高点之后,市场迅速攻克4000点大关,
再现疯牛行情。
4000点之上,市场普遍感到胆怯,很多人都准备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了,
是新华社和人民日报连续发文4000点合理,4000点是新的历史起点,于是市场
第三次疯牛走势出现,一个半月的时间就冲上了5000点。
上证指数上了五千点后,市场出现了真正的慢牛走势。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们可以用经济学基础中的供求定理来分析。
我们现有的投资渠道较少,所以理财方式有限。
人们一旦发现投资股票可以获取利润,投资者有利可图,所以对股票的需求
增加,股票价格上升。
股票市场中这种现象就是经济学基础当中的吉芬现象,它是需求定理的例外。
需求定理指的是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反方向变化,即需求量随着商品本身价
格的上升而减少,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增加。
吉芬现象是越贵的东西人们越愿意买,股票价格越往上涨买的人越多。
各路资金源源不断进入股票市场,对股票需求不断增加。
投资者对价格的预期和政府的支持引导也是影响股票投资需求增加和股票
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
我们也可以从供给的角度来分析。
在2000-3000点时,每月发行新股数量较少。
在3000-4000点,每月发行新股数量20家左右,不断增加。
在4000-5000点,每月发行新股再增加到30家左右。
到5000点上方,管理层增加新股发行次数,从每月发行一批到每月发行两
批,达到45家左右,并有中国核电和国泰君安等融资超300亿的大盘股发行上
市。
随着人们对股票投资需求的不断增加,股价上涨,的发行和注册制的不断推
进,股票的供给也不断增加,这也是符合经济学基础当中的供给定理的,即在其
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供给量随着商品价格上升而增加,商品价格与供给量呈同
方向变动的关系。
2.运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加速经济持续均衡增长2014年我国的增长率为7.4,
但房地产和制造业投资减速快于预期,国有土地出让收入大幅下滑,银行面临有
效贷款需求不足的问题。
国家统计局发布2015年5月宏观经济运行数据,为1.2,三月至五月为-
4.6,仍在深度收缩区间。
通货膨胀率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