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部结构计算书
盈建科软件
目录
TOC\o1-3\h\z\u\h第1章设计依据 1
\h第2章计算软件信息 1
\h第3章设计参数 1
\h3.1结构总体信息 1
\h3.2计算控制信息 1
\h3.2.1控制信息 1
\h3.2.1.1刚性楼板假定 1
\h3.2.1.2多塔参数 1
\h3.2.1.3现浇空心板计算方法 1
\h3.2.2刚度系数 1
\h3.2.2.1竖向荷载 1
\h3.2.2.2地震作用 1
\h3.2.2.3风荷载作用 1
\h3.2.3二阶效应信息 1
\h3.2.3.1P-Delt效应 1
\h3.2.3.2整体缺陷 1
\h3.2.3.3屈曲分析 1
\h3.2.4分析求解参数 1
\h3.2.4.1求解器选项 1
\h3.2.4.2非线性分析 1
\h3.2.4.3收敛条件 1
\h3.2.5非线性屈曲分析 1
\h3.2.5.1变步长算法参数 1
\h3.2.5.2定步长算法参数 1
\h3.2.5.3算法终止条件 1
\h3.2.5.4非线性屈曲分析荷载组合 1
\h3.3风荷载信息 1
\h3.3.1基本参数 1
\h3.3.1.1舒适度验算参数 1
\h3.3.1.2横向/扭转风振 1
\h3.3.1.3体型系数 1
\h3.3.2指定风荷载 1
\h3.4地震信息 1
\h3.4.1地震基本信息 1
\h3.4.1.1特征值分析参数 1
\h3.4.1.2抗震等级 1
\h3.4.1.3结构阻尼比 1
\h3.4.1.4偶然偏心 1
\h3.4.2自定义影响系数曲线 1
\h3.4.3地震作用放大系数 1
\h3.4.4性能设计 1
\h3.4.5性能包络设计 1
\h3.4.6隔震减震 1
\h3.5设计信息 1
\h3.5.1最小剪重比地震内力调整 1
\h3.5.20.2V0调整 1
\h3.5.3薄弱层判断与调整 1
\h3.5.4调幅梁 1
\h3.5.5其他信息 1
\h3.6活荷载信息 1
\h3.6.1楼面梁活荷载折减设置 1
\h3.7构件设计信息 1
\h3.7.1构件设计基本信息 1
\h3.8包络设计 1
\h3.8.1当前模型自动包络设计 1
\h3.8.2少墙框架 1
\h3.9材料信息 1
\h3.9.1材料参数 1
\h3.9.1.1材料信息 1
\h3.9.1.2配筋信息 1
\h3.9.1.3其他信息 1
\h3.9.2钢筋强度 1
\h3.11荷载组合 1
\h3.12鉴定加固 1
\h3.12.1抗震鉴定与加固 1
\h3.12.2抗震鉴定(构件验算) 1
\h3.12.2.1构件承载力评定标准 1
\h3.13安全性鉴定 1
\h3.13.1安全性鉴定 1
\h3.13.2危险房屋鉴定 1
\h3.14装配式 1
\h第4章结构基本信息 1
\h4.1楼层属性 1
\h4.2塔属性 1
\h4.3构件统计 1
\h4.4楼层质量 1
\h4.5楼层尺寸、单位质量 1
\h第5章周期、振型 1
\h5.1振型基本计算结果 1
\h5.2振型阻尼比 1
\h5.3X、Y向地震单振型楼层反应力 1
\h5.3.1仅考虑X向地震作用时的地震力(采用非强制刚性楼板假定模型计算结果) 1
\h5.3.2仅考虑Y向地震作用时的地震力(采用非强制刚性楼板假定模型计算结果) 1
\h5.4X、Y向地震单振型楼层剪力 1
\h5.5X、Y向地震CQC组合后结果 1
\h第6章楼层风荷载、地震作用统计结果 1
\h6.1风荷载信息 1
\h6.2风荷载下框架剪力统计 1
\h6.3风荷载下框架倾覆弯矩统计(抗规方式) 1
\h6.4风荷载外力、层剪力、倾覆弯矩统计 1
\h6.5规定水平力 1
\h6.6规定水平力下倾覆弯矩统计(抗规方式) 1
\h6.7规定水平力下倾覆弯矩统计(轴力方式)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