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烧尾宴-唐代的满汉全席.docx
文件大小:19.92 KB
总页数:11 页
更新时间:2025-05-28
总字数:约4.52千字
文档摘要

一个中药,一个中国菜,这将是中国对世界的两大贡献。中国菜首推宴席菜,而说起中国古代最有名的宴席,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清朝的“满汉全席”。事实上,在唐代还有一种宴席,仅流传下来的菜品名字就有五十八道,对比满汉全席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就是著名的“烧尾宴”。

唐中宗景龙三年(709年),兵部尚书韦巨源升任尚书令左仆射。

依照当时的惯例,朝廷大员晋升,都要举办一场宴会,以表达对皇帝和朝廷恩典的感激之情。《旧唐书·苏瑰传》记载:

公卿大臣初拜官者,例许献食,名日烧尾。

因此,这场宴席有了一个很独特的名字——烧尾宴。

关于韦巨源这场宴会的具体细节,史书上没有任何记载。

但是宴会之后,韦巨源本人将“烧尾宴”的菜名、用料以及简要的烹饪方法,大致都记录了下来。

又过了二百多年,这份食谱被一个名叫陶毂的人抄录在了他所写的《清异录》中,成为唐代有关烧尾宴食谱的记载中,唯一留存下来的珍贵资料。后人将这份珍贵的食谱称为《韦巨源食谱》或者《韦巨源烧尾宴食单》。

一、唐朝的满汉全席

陶毂在《清异录》中写道:“韦巨源拜尚书令,上烧尾食,其家故书中尚有食帐,今择奇异者略记。”在这份所谓的“食帐”中,韦巨源一口气罗列出了烧尾宴上的58道美食,并且在每道菜品的后面还简单标注有用料及烹饪方法。

烧尾宴食谱:

(1)单笼金乳酥(是饼,但用独隔通笼,欲气隔)

(2)曼陀样夹饼(公厅炉)

(3)巨胜奴(酥蜜寒具)

(4)贵妃红(加味红酥)

(5)婆罗门轻高面(笼蒸)

(6)御黄王母饭(遍镂印脂盖饭面,装杂)

(7)七返膏(七卷作四花,恐是糕子)

(8)金铃炙(酥搅印脂,取真)

(9)御黄王母饭(遍缕印脂盖饭面,装杂味)

(10)通花软牛肠(胎用羊膏髓)

(11)光明虾炙(生虾可用)

(12)生进二十四气馄饨(花形馅料各异,凡二十四种)

(13)生进鸭花汤饼(厨典入内下汤)、同心生结脯(先结后风干)

(14)见风消(油浴饼)

(15)金银夹花平截(剔蟹细碎卷)

(16)火燄盏(上言花,下言体)

(17)冷蟾儿羹(冷蛤蜊)

(18)唐安餤(斗花)

(19)水晶龙凤糕(枣米蒸,方破见花,乃进)

(20)双拌方破饼(饼料花角)

(21)玉露团(雕酥)

(22)汉宫棋(二钱能,印花煮)

(23)长生粥(进料)

(24)天花饆饠(九炼香)

(25)赐绯含香糭子(蜜淋)

(26)甜雪(蜜爁太例面)

(27)八方寒食饼(用木范)

(28)素蒸音声部(面蒸,象蓬莱仙人,凡七十事)

(29)白龙臛(治鳜肉)

(30)金粟平(鱼子)

(31)凤凰胎(杂治鱼白)

(32)羊皮花丝(长及尺)

(33)逡巡酱(鱼羊体)

(34)乳酿鱼(完进)

(35)丁子香淋脍(腊别)

(36)葱醋鸡(入笼)

(37)吴兴连带鲊(不发缸)

(38)西江料(蒸彘肩屑)

(39)红羊枝杖(蹄上裁一羊,得四事)

(40)升平炙(治羊鹿舌,拌三百数)

(41)八仙盘(剔鹅作八副)

(42)雪婴儿(治蛙豆荚贴)

(43)仙人脔(乳沦鸡)

(44)小天酥(鹿、鸡、糁拌)

(45)分装蒸腊熊(存白)

(46)卯羮(纯兔)

(47)青凉臛碎(封狸肉夹脂)

(48)箸头春(炙活鹑子)

(49)暖寒花酿驴蒸(耿烂)

(50)水炼犊(炙尽火力)

(51)五生盘(羊、豕、牛、熊、鹿并细治)

(52)格食(羊肉、肠、臓缠豆荚各别)

(53)过门香(薄治群物,入沸油烹)

(54)缠花云梦肉(卷镇)

(55)红罗飣(膋血)

(56)遍地锦装鳖(羊脂鸭卵脂副)

(57)蕃体间缕宝相肝(盘七升)

(58)汤浴绣丸(肉糜治隐卵花)

这份烧尾宴食谱代表了当时最高的烹饪水平,堪称“舌尖上的大唐盛世”。虽然这份食谱并不完整,而且记载简略,但是依然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

1、菜品种类

烧尾宴流传下来的这58道菜,大致可以分为糕点类和菜肴类两种。

其中糕点类二十多种,菜肴类有三十多种,饭、粥、点心、脯、鲊、酱、菜肴、羹汤等,无一不备。

糕点类的菜品,比如“贵妃红”,是一种多口味的红色酥点。“玉露团”即奶酥雕花。“七返膏”是用面粉或米粉蒸成的花糕。“单笼金乳酥”是一种蒸饼类面食,用料中加乳脂,出笼后色泽金黄,酥香可口。

“见风消”,是一种皮薄酥脆的油炸饼,和今天陕西的传统特色小吃“泡泡油糕”很像。

泡泡油糕是用加入猪油的面粉做成烫面后,包裹着用白砂糖、黄桂酱、玫瑰酱、核桃仁、熟面粉拌成的馅儿,放入油锅中不断旋转煎炸,糕面出现薄如蝉翼、白如霜雪的一层泡,似乎见风即消,捞出后趁热食用,入口即化,松软绵润,芬芳醇香。

再比如,“水晶龙凤糕”,是糯米为主料、红枣为辅料蒸制而成的一种点心,要蒸到米破爆花、枣馅外露,糕亮如水晶一般时为止,上面再用枣泥做成龙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