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毛笔书法概述
目录CONTENTS1第一节毛笔书法的书写工具2第二节毛笔书法的要领3第三节毛笔书法的用笔方法4第四节毛笔书法的学习方法
毛笔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中国汉字是劳动人民创造的,从图画记事开始,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成了当今的文字,又因祖先发明了毛笔,便产生了书法。古往今来,均以毛笔书写汉字为主。对于其他书写形式,如硬笔、指书等,其书写规律与毛笔书写规律并非迥然不同,而是基本相通的。毛笔书法发展到现在一共有六种书体,即行书体、草书体、隶书体、篆书体、楷书体和马书体。书法作品的优劣主要通过字体的线条、流畅性及整体性来衡量。中国是书法艺术文化的发源地,也是最早使用毛笔的国家。单元导论
单元导论
毛笔书法基础知识大比拼你对毛笔书法有哪些了解?怎样学习书法?怎样才能学好书法?古今优秀的书法家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们可以从他们那里借鉴。请你查找相关资料,谈谈学习书法有哪些基本方法。课前热身
PART1毛笔书法的书写工具
常见的书写形式有两种,软笔和硬笔。“文房四宝”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历史上,“文房四宝”所指之物屡有变化。在南唐时,“文房四宝”特指安徽宣城诸葛笔、安徽徽州李廷圭墨、安徽徽州澄心堂纸,安徽徽州婺源龙尾砚。在宋代,“文房四宝”则特指宣笔(安徽宣城)、徽墨(安徽徽州歙县)、宣纸(安徽宣城泾县)、歙砚(安徽徽州歙县)、洮砚(甘肃卓尼县)、端砚(广东肇庆,古称端州)。元代以后,湖笔(浙江湖州)渐兴,宣笔渐衰。改革开放后,宣笔渐渐恢复了生机。安徽宣城是我国“文房四宝”最正宗的原产地,是饮誉世界的“中国文房四宝之乡”,所产的宣纸(泾县)、宣笔(泾县/旌德)、徽墨(绩溪/旌德)、宣砚(旌德)举世闻名,为历代文人墨客所追捧。现在,“文房四宝”指笔、墨、纸、砚四类书画用具。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习研究书法,必须了解书写的工具。笔、墨、纸、砚不仅是书法艺术的工具和材料,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其本身也成了艺术品,具有历史文化的价值。
一、笔毛笔,是古代中国与西方民族用羽毛制成的、独具特色的书写、绘画工具。据传毛笔为蒙恬所创。自元代以来,浙江湖州生产的具有“尖、圆、健”特点的“湖笔”成为全国著名的毛笔品种。传统的毛笔不但是古人必备的文房用具,而且在表达中华书法、绘画的特殊韵味上具有与众不同的魅力。
古笔的品种较多,主要从笔毫的制作材料、性能及笔管的制作材料上区分。笔毫从制作材料上分,有兔毛、白羊毛、青羊毛、黄羊毛、羊须、马毛、鹿毛、麝毛、獾毛、狸毛、貂鼠毛、鼠须、鼠尾、虎毛、狼尾、狐毛、獭毛、猩猩毛、鹅毛、鸭毛、鸡毛、雉毛、猪毛、胎发、人须、茅草等;笔毫从性能上分,则有硬毫、软毫、兼毫;笔管的制作材料有水竹、鸡毛竹、斑竹、棕竹、紫檀木、鸡翅木、檀香木、楠木、花梨木、况香木、雕漆、绿沉漆、螺细、象牙、犀角、牛角、麟角、玳瑁、玉、水晶、琉璃、金、银、瓷等。不过由于毛笔易损,不好保存,故留传至今的古笔实属凤毛麟角。
课堂延伸毛笔的保存一支好笔,要具有“四德”,即“尖”“齐”“圆”“健”,如图2-1所示。“尖”是指笔锋尖锐,形为锥,便于行笔;“齐”是指笔尖润开压平后,毫尖平齐,便于挥毫时万毫齐力;“圆”是指笔头周围毫毛饱满,在运笔过程中笔毫各部位均能发挥作用,挥洒自如;“健”是指笔头劲健有力,弹性适度,提、按、转折自如运行。图2-1?毛笔
课堂延伸毛笔需要妥善保存。这里主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对于新收藏的笔,一定要先用清水洗净宿墨,尤其是笔头根部,再把锋毫理顺、晾干;若洗得不净或潮湿不干,则会霉变。二是笔毫怕久潮,怕虫蛀,笔杆怕久干,而瓷杆、玉杆怕撞击。这些本身就比较矛盾,妥善的处理办法是做双层套盒,外面做成锦盒,里面做成漆盒,盒中放樟脑精,注意务必使樟脑精与笔毫分开放置。三是定期从盒中拿出查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该补救的补救,延误不得。
二、墨墨是书写、绘画的色料。唐代制墨名匠奚超、奚廷父子制的好墨,受南唐后主李煜的赏识,全家赐国姓“李氏”。从此“李墨”名满天下。到宋代,李墨的产地歙县改名徽州,“李墨”改名为“徽墨”。墨在古代书写中是必不可缺的。借助于这种独创的材料,中国书画奇幻美妙的艺术意境才能得以实现。墨的制作非常讲究,选料纯正,加工精细,上等的墨极为细腻、香醇,而细腻的程度主要取决于加工时捣杵的次数,捣杵次数越多越细腻,据说一臼捣杵有上十万次的。
在人工制墨发明之前,古人一般是用天然墨或半天然墨作为书写原料。彩陶纹饰(史前)、龟甲、兽骨、简牍、缣帛书画等都留下了原始用墨的遗痕。文献记载,古代的墨刑(黥面)、墨绳(木工所用)、墨龟(占卜)也均曾用墨。汉代时,人工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