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OBE理念下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探讨.docx
文件大小:43.28 KB
总页数:8 页
更新时间:2025-05-28
总字数:约6.92千字
文档摘要

OBE理念下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探讨

杜星孙琼王志红秦雯聂锦旭

[摘要]科技创新教学活动作为专业训练的载体,需要与专业评估认证标准体系紧密结合,而鼓励学生开展科研创新的机制是工程教育认证的重要环节。开展“水质工程学”科技创新类活动,是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基于OBE理念提升大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关键途径。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基于专业评估认证理念,结合广东工业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以激发学生学术志趣为导向,探讨了科技创新活动思路的设计。

[关键词]OBE理念;学术志趣;水质工程学;科技创新;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基金项目]2021年度广东工业大学普通教改项目“新工科背景下基于OBE模式的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广工大教字〔2021〕71号);2021年度广东工业大学校级创新创业课程项目“净水除污集成化设备创新训练课”(广工大教字〔2021〕57号);2021年度广东省教育厅本科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工程教育认证+新工科背景下应用研究型工科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核心课程群构建策略和实现方法”(粤教高函〔2021〕29号)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3)16-0170-06[收稿日期]2022-04-18

“基于成果导向”(Outcomes-basedEducation,OBE)工程教育理念起源于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基础教育改革,是当今风行的高等工程教育模式。从1994年OBE理念在美国教育界正式实施起,全球很多国家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都进行了推行和实验。注重反向教育设计理念和方法对普适性创新创业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现阶段,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担负着缓解水危机和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责任,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国民经济发展,从水的社会循环角度观察和研究问题。

我国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历经70年左右的发展,专业规模不断壮大。截止到2019年年底,全国高校共有187个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办学点,全国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每年的招生人数与毕业生人数均达到1.1万人左右,在校生人数达到了4万余人。结合我国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围绕全面提高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明确战略定位,转变人才培养理念[1]。

广东工业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教学目标包括:(1)能够正确理解水处理基本概念、原理与方法,构建水处理基本理论知识体系;运用水处理知识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识别、表述和解析,最终解决复杂水处理工程问题。(2)具有水处理构筑物与工艺流程的分析和设计计算及运行管理能力,能够根据水质特定需求制订合理的水处理工艺设计方案;能够综合考虑技术、经济因素,提出优化设计方案。(3)在解决复杂水处理工程问题时,能够合理分析与评价水处理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与文化及环境的影响,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4)具有社会责任感,能够在水处理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认识到给排水工程师应承担的责任[2]。

结合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评估认证标准与专业核心课程“水质工程学”教学内容[3],高校应在本科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协作精神的培养,提升大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强化大学生对给排水专业知识的理解。因此,积极贯彻《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全面提高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至关重要[1]。

一、“水质工程学”科技创新活动的基础

(一)课程体系

OBE工程教育认证理念强调相关学校和专业须建立鼓励学生开展科研创新活动的机制,能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取得科技创新成果。科技创新教学活动作为专业训练的载体,需要和专业评估认证标准体系紧密结合。《高等学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评估认证标准》由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通用标准(7条)和本专业补充标准(3条)两部分组成。其中在通用标准中,毕业要求包括工程知识、问题分析、设计/开发解决方案、研究、使用现代工具、工程与社会、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职业规范、个人和团队、沟通、项目管理、终身学习等。因此,专业知识体系应能支撑毕业要求的达成。在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补充标准中也强调了实践环节和实验条件对科技创新活动的支撑作用。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教育体系须遵循三大基本原则,突出产出导向,主动对接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科学合理设定人才培养目标,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提高人才培养的目標达成度、社会适应度、条件保障度、质保有效度和结果满意度[4]。以广东工业大学为例,以应用为导向的课程体系设置如下:专业基础课程(“水力学”“水分析化学”“水微生物学”“泵与泵站”“水文学与水文地质学”“仪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