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安全知识防患于未然任重而道远
一电气危险因素及事故种类1.触电危险及事故触电分为电击和电伤两种伤害形式。(1)电击。电击是电流通过人体,刺激机体组织,使机体产生针刺感、压迫感、打击感、痉挛、疼痛、血压异常、昏迷、心律不齐、心室颤动等。严重时会破坏人的心脏、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的正常工作,形成危及生命的伤害。(2)电伤。电伤是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等对人体所造成的伤害。伤害多见于人体的外部,往往在人体表面留下伤痕。能够形成电伤的电流通常比较大。电伤的危险程度取决于受伤面积、受伤深度、受伤部位等。电伤包括电烧伤、电烙印、皮肤金属化、机械损伤、电光性眼炎等多种伤害。其中,电烧伤是最为常见的电伤。大部分触电事故都有电烧伤。
一电气危险因素及事故种类2.电气火灾爆炸危险及事故(1)电气引燃源。作为火灾和爆炸的电气引燃源,电气设备及装置在运行中产生的危险温度、电火花和电弧是电气火灾爆炸的主要原因。1)危险温度。形成危险温度的典型情况包括短路、过载、漏电、接触不良、散热不良、机械故障、电压异常等。2)电火花和电弧。电火花和电弧分为两种:一种是工作电火花及电弧,即电气设备正常工作或正常操作过程中所产生的电火花,如插销插入或拔出时的火花;另一种是事故电火花及电弧,即线路或设备发生故障时出现的火花,如熔丝熔断时产生的火花。(2)电气装置及电气线路发生燃爆。电气装置及电气线路发生燃爆主要包括油浸式变压器火灾爆炸、电动机着火、电缆火灾三种。其中,电缆火灾的常见起因有电缆绝缘损坏、电缆头故障使绝缘物自燃、电缆接头存在隐患、堆积在电缆上的粉尘起火、可燃气体从电缆沟窜入变配电室、电缆起火形成蔓延。
一电气危险因素及事故种类3.雷电危害及事故带电积云是构成雷电的基本条件。当带不同电荷的积云互相接近到一定程度,或带电积云与大地突出物接近到一定程度时,发生强烈的放电和耀眼的闪光;由于放电时温度高达20000℃,空气受热急剧膨胀,发出爆炸的轰鸣声。这就是闪电和雷鸣。雷电危害的事故后果主要有以下几种:(1)火灾和爆炸。直击雷放电的高温电弧、巨大的雷电流、球雷侵入可直接引起火灾和爆炸。(2)触电。积云直接对人体放电、球雷打击、雷电流产生的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可以直接使人触电。(3)设备和设施毁坏。雷击产生的高电压、大电流伴随的汽化力、静电力、电磁力可毁坏重要电气装置和建筑物及其他设施。(4)大规模停电。电力设备或电力线路破坏后可能导致大规模停电。
一电气危险因素及事故种类4.静电危害及事故(1)容易产生静电的生产工艺过程1)固体物质大面积地摩擦,如纸张与辊轴摩擦,传动带与带轮或辊轴摩擦等;固体物质在压力下接触而后分离,如塑料压制、上光等;固体物质在挤出、过滤时,与管道、过滤器等发生摩擦,如塑料的挤出、过滤等。2)高电阻液体在管道中流动且流速超过1m/s时;液体喷出管口时;液体注入容器发生冲击、冲刷或飞溅时等。3)液化气体或压缩气体在管道中流动和由管口喷出时,如从气瓶放出压缩气体、喷漆等。4)固体物质的粉碎、研磨过程,悬浮粉尘的高速运动等。5)在混合器中搅拌各种高电阻物质,如纺织品的涂胶过程等。产生静电电荷的多少与生产物料的性质和料量、摩擦力大小和摩擦长度、液体和气体的分离或喷射强度、粉体粒度等因素有关。
一电气危险因素及事故种类4.静电危害及事故(2)静电的危害方式1)引起爆炸或火灾。2)产生电击。3)妨碍生产。(3)清除静电危害的措施1)接地、泄漏法。采取接地、增湿、加入抗静电添加剂等措施使静电电荷比较容易地泄漏、消散,以避免静电的积累。2)中和法。采用静电中和器或其他方式产生与原有静电极性相反的电荷,使原有静电得到中和而消除,避免静电的积累。3)工艺控制法。从材料选择、工艺设计、设备结构等方面采取措施,控制静电的产生,使之不超过危险限度。
二触电防护技术1.直接接触电击防护技术(1)绝缘。绝缘是用绝缘物把带电体封闭起来。良好的绝缘是保证电气设备和线路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也是防止触及带电体的安全保障。电气设备的绝缘应符合其相应的电压等级、环境条件和使用条件。(2)屏护。屏护是采用遮栏、护罩、护盖、箱闸等将带电体同外界隔绝开来。屏护包括屏蔽和障碍。屏护的安全作用是防止触电(防止触及或过分接近带电体)、防止短路及短路火灾、防止电气装置被机械破坏及便于安全操作。(3)安全距离。安全距离是指为了防止人体触及或接近带电体造成危险,在其间所需保持的一定空间距离。安全距离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电压的高低、设备运行状况和安装方式,并在安全规程中作出明确规定。电气工作人员从事电气设计、安装、调试、巡视、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