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
2025年高等教育工学类自考-02404工程地质及土力学考试近5年真题荟萃附答案
第I卷
一.参考题库(共80题)
1.下列不属于滑坡的治理措施的是()
A、绕避滑坡
B、斜坡体上的盖重加载
C、支挡
D、排水防水
2.下列岩石中,属于沉积岩的是()。
A、花岗岩
B、石灰岩
C、大理岩
D、石英岩
3.某岸边工程场地细砂含水层的流线上A、B两点,A点的水位标高2.5米,B点的水位标高3.0米,两点间流线长为10米,计算两点间的平均渗透力最接近下列()个值。
A、1.25kN/m3
B、0.83kN/m3
C、0.50kN/m3
D、0.20kN/m3
4.滑动面为折线形滑坡可采用()法计算其稳定性。
5.简述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6.光线透过矿物的程度称为()。
7.评价下列说法的正误()。 ①土的渗透系数越大,土的透水性也越大,土的水力梯度也越大; ②任何一种土,只要水力梯度足够大,就有可能发生流土和管涌; ③土中任一点渗流力的大小取决于该点孔隙水总水头的大小; ④渗流力的大小不仅取决于水力梯度,还与其方向有关。
A、①对
B、②对
C、③和④对
D、全不对
8.绝对地质年代是指某地层从形成至现在的有关年数,说明岩层形成时间的长短。
9.测定土的渗透系数,常水头渗透试验适用于粗粒土(砂质土),变水头渗透试验适用于细粒土(粘性土和粉质土)。
10.在褶皱构造中,背斜和向斜的轴部比较发育的裂隙类型为()。
11.岩石与岩体都是地壳表层自然地质历史形成的产物,因此,两者的含义是相同的。
12.残疾土是岩石风化的产物,是残留在原地未被搬运的那一部分土层。
13.通常用于衡量地震破坏程度大小的标准是地震()。
14.地震的地震震级决定了震区地震烈度的强弱。
15.简述滑坡发生的阶段。
16.在流网图中,流线愈密集的地方,水力坡降愈()。
17.下列哪一个阶段不属于滑坡的发育阶段?()
A、蠕动变形
B、积蓄能量
C、滑动破坏
D、渐趋稳定
18.试解释起始水力梯度产生的原因。
19.下列不属于岩层产状要素的是()。
A、走向
B、倾向
C、方位
D、倾角
20.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流网中网格越密处,其水力梯度越小
B、同一流网中,任意两相邻等势线间的总水头差相等
C、位于同一条等势线上的两点,其孔隙水压力总是相等的
D、渗透流速的方向为流线的法线方向
21.河流能够搬运的岩石碎屑体积与流速的6次方成正比,即流速增大一倍、河流的搬运力就增大()倍。
A、6
B、12
C、63
D、36
22.表示岩层在空间倾斜度大小的产状要素为()。
23.达西定律只适用于()的情况,而反映土的透水性的比例系数,称之为土的渗透系数。
24.河水在流动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和拓宽河床的作用称为河流的()。
25.设计烈度是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和等级对基本烈度加以调整,作为抗震设防的依据标准,而进行建筑物设计所采用的烈度。
26.渗透力是一种体积力,其大小与水力坡降成正比,方向与渗流方向一致。
27.一般来讲,室内渗透试验有两种,即常水头法和()。
28.单位体积岩石固体部分的重量与同体积水的重量(4°C)之比称为()。
A、岩石重度
B、岩石比重
C、孔隙性
D、浮重度
29.上盘沿断层面相对下降,下盘沿断层面相对上升的断层,称为()。
30.地核是自第二地震分界面到地心的部分,根据地震波的传播速度特征,其又分为外部地核、过度层和内部地核三层。
31.形成残积层的地质作用是()。
A、片流作用
B、洪流作用
C、河流作用
D、风化作用
32.地震时,震源释放的能量以波动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
33.矿物解理是反映矿物内部质点相互连结强弱的特征。
34.如果要表示岩层在空间的水平延伸方向,可用的产状要素是()。
A、走向
B、倾向
C、倾角
D、斜向
35.变水头试验常用于测定粘性土的渗透系数。
36.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岩层之间的地质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