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环境与发展第三节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人教版(2019)地理必修二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1.以国家某项重大发展战略为例,运用不同类型的专题地图,说明其地理背景。2.结合实例,说明国家海洋权益,海洋发展战略及其重要意义课标要求学习目标1.结合实例,了解我国主体功能区的类型。2.结合实例,说明我国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3.结合实例,说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与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措施。
2017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中国政府公布了当年的环境日主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20年3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省安吉县余村考察,了解该村多年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绿色发展发生的巨大变化。图1浙江安吉余村风光1.你能从环境日主题中解读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吗?2.例举我国为了达成生态文明建设的美好愿景,制定的国家发展战略?课前导读——Preclassguidance
建设主体功能区011.阅读课本109-112页,说出主体功能区的概念、理论依据和规划目的2.建设主体功能区的地理背景(原因)是什么?3.我国主体功能区的划分(类型)包括什么?
一、建设主体功能区1.什么是主体功能区我国国土辽阔,区域差异大。一个区域可以同时具有多种功能,其中最主要、最核心的功能被称为主体功能。有的区域的主体功能是提供农产品;有的区域是提供工业品;有的区域提供清洁水源、清新空气等生态产品
松嫩平原以提供农产品为主的功能区辽中南地区以提供工业品为主的功能区黑龙江扎龙自然保护区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为主的功能区
2.主体功能区的建立理论依据:是在生态文明理念下提出的国土开发和保护重大战略目的:促使区域发展由盲目追求经济增长,转向依据主体功能因地制宜、有序开发。确定区域主体功能时,会综合考虑土地适宜开发的程度、自然资源的丰富度、生态环境的脆弱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地理背景。早年的余村盲目追求经济增长现在的余村因地制宜、有序开发
①适宜开发的土地少我国山地多,平原少,除去耕地和已有建设用地,今后可用于开发的土地面积不到全国土地总面积的3%,适宜开发的国土面积少。集约利用土地,减少对土地的占用
②自然资源分配不均中国耕地资源分布图自然资源总量较丰富但分布不均,人均占有的较少,不利于大规模开发。我国区域开发受到自然资源实际情况的制约。
③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提高已开发区域的空间利用效率,缓解对自然环境的压力。我国中度以上生态脆弱区域占国土面积的一半以上。脆弱的生态环境决定了我国不适宜通过大规模扩展面积来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
④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我国经济呈现多极化趋势,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区域。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缩小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地区东部中部西部东北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值48.636.331.733.3人均可支配收入41239.727152.425416.028266.2
依据地理国情和国土开发状况,我国的主体功能区划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这里的“开发”特指大规模的工业化、城镇化建设。
优化开发区:如珠江三角洲,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城镇体系完善,科技创新能力强,需要调整结构,优化发展。重点开发区:如兰州-西宁地区,有一定经济基础,人口较为密集,城镇体系初步形成,潜力巨大。限制开发区:它所限制的是大规模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而不是所有的开发活动。一类是农产品主产区;一类是重点生态功能区。禁止开发区:包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等。禁止中国主体功能区分类
主体功能区关系减轻人口、资源大规模跨区域流动和生态环境的压力优化开发区域促进产业集群发展重点开发区域通过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提高生态环境承载能力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各类主体功能区之间分工协作,相互促进产业人口
依据地理国情和国土开发状况,我国的主体功能区划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据此回答1~2题。1.我国建设主体功能区的背景包括(C)A.适宜开发的土地多C.自然资源分布均匀BB.生态环境比较脆弱D.区域经济发展平衡2.下列地区属于禁止开发区域的是()A.大小兴安岭森林生态功能区C.三江源自然保护区CB.黄河三角洲地区D.环渤海地区
按照主体功能区理念要求,我国国土空间每一个区域均须明确形成主体功能定位。针对我国国土空间,按照开发方式,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据此回答1~3题。1.下列属于优化开发区域的是()A.三江源自然保护区B.长江三角洲地区C.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