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烧伤管道护理规范.pptx
文件大小:5.83 MB
总页数:27 页
更新时间:2025-05-28
总字数:约2.68千字
文档摘要

烧伤管道护理规范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02

护理评估要点

01

烧伤管道基础认知

03

日常护理操作

04

感染防控策略

05

并发症处置

06

质量管理体系

01

烧伤管道基础认知

用于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

气道插管

用于排除伤口渗出物、脓液和血液,促进伤口愈合。

引流管

用于导尿,避免尿潴留和尿路感染。

导尿管

01

03

02

烧伤常见管道类型

用于给予肠内营养,避免肠道萎缩和营养不良。

鼻胃管

04

应选择对人体组织相容性好、刺激性小的材料,如硅胶、聚氨酯等。

材质要求

管道应具有良好的通透性、韧性、耐腐蚀性和抗老化性能,以满足长时间留置的需求。

功能要求

如气道插管需具备防堵塞、易吸痰等功能;引流管需具备防逆流、防感染等功能。

特殊功能

管道材质与功能要求

不同部位留置标准

气道插管

应根据患者呼吸困难程度和气管状况决定留置时间,一般不超过1周。

01

导尿管

留置时间应根据尿液性状和导尿目的确定,长期留置需定期更换。

02

引流管

留置时间应根据伤口恢复情况决定,一般在伤口愈合后拔除。

03

鼻胃管

留置时间应根据患者肠道功能和肠内营养需求决定,不宜过长或过短。

04

02

护理评估要点

监测管道内液体的流速,确保液体能够顺畅流动。

管道内液体流速

评估管道外部的压力,确保没有过度压迫或扭曲。

管道外部压力

01

02

03

04

检查管道是否有堵塞,包括完全堵塞和部分堵塞。

管道堵塞情况

检查管道的固定是否稳固,防止管道滑脱或移位。

管道固定情况

管道通畅性监测指标

创面渗出液观察方法

渗出液的颜色

观察渗出液的颜色,如透明、黄色、绿色等,以判断伤口的感染情况。

01

渗出液的量

评估渗出液的量,判断是否过多或过少,以及是否有持续增加的趋势。

02

渗出液的性状

观察渗出液的性状,如稀薄、粘稠、有异味等,以判断伤口的愈合情况。

03

创面周围皮肤状况

观察创面周围皮肤是否有红肿、皮疹、破溃等现象。

04

皮肤完整性

检查皮肤是否完整,有无破损、裂口等。

皮肤颜色

观察皮肤的颜色,如红润、苍白、发绀等,以判断皮肤的血液循环情况。

皮肤温度

测量皮肤的温度,判断是否过高或过低,以及是否有局部发热或发凉的现象。

皮肤感觉

评估皮肤的感觉,包括触觉、痛觉、温度觉等,以判断神经功能的受损情况。

皮肤接触面状态评估

03

日常护理操作

确保烧伤管道与其他物体无接触,防止因移动导致管道脱落或损伤。

管道固定

使用专门的支架或绷带对管道进行支撑,避免管道弯曲或折叠。

管道支撑

在管道周围放置保护垫或软物,以减少外部冲击和摩擦。

防护措施

管道固定与防护技巧

冲洗消毒标准流程

冲洗频率

根据管道类型和医生建议,确定冲洗的频率和时间。

01

冲洗液选择

使用无菌生理盐水或医生指定的消毒液进行冲洗,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液体。

02

冲洗方法

采用开放式冲洗或密闭式冲洗,确保冲洗液完全通过管道,避免残留。

03

消毒处理

冲洗后,使用适当的消毒剂对管道进行消毒,确保无菌操作。

04

敷料更换操作规范

敷料选择

更换流程

敷料更换频率

注意事项

根据烧伤程度和部位,选择合适的敷料进行更换。

根据敷料渗湿情况和医生建议,确定更换的频率。

更换敷料前,需先清洁双手和伤口周围皮肤;更换时,轻轻揭去旧敷料,避免损伤伤口;更换后,用无菌敷料覆盖伤口,确保无菌环境。

在更换敷料时,注意观察伤口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处理;同时,避免交叉感染和二次伤害。

04

感染防控策略

严格手卫生

在触摸烧伤管道前后,必须进行彻底的手部消毒,以避免交叉感染。

无菌操作核心要求

无菌环境

进行管道护理时,应确保周围环境清洁,并使用无菌的器械和材料。

管道无菌连接

在连接或更换管道时,必须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程,避免污染。

根据临床指南和患者情况,定期更换烧伤管道,减少感染风险。

定期更换导管

确保烧伤管道固定稳妥,避免导管移位或破损,同时采取防护措施防止外界污染。

管道固定和防护

密切监测患者症状,及时发现并处理感染迹象,同时详细记录导管使用情况。

病情监测与记录

导管相关性感染预防

生物膜清除技术

生物膜识别与评估

通过临床观察和检测,识别并评估烧伤管道内生物膜的形成情况。

01

清除方法与工具

采用适当的物理和化学方法,如使用专用清洗剂和刷子,有效清除管道内的生物膜。

02

清除效果验证

清除生物膜后,应进行效果验证,确保管道清洁无污染。

03

05

并发症处置

管道堵塞应急处理

识别堵塞原因

检查堵塞部位,确定是由于血凝块、组织残留还是其他原因引起的堵塞。

01

冲洗管道

使用生理盐水或专用冲洗液进行冲洗,以确保管道通畅。

02

更换管道

如冲洗无法解决问题,需及时更换堵塞的管道。

03

监测生命体征

在处理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如有异常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