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眼科试题(含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关于前列腺素制剂,不正确的是。
A、可抑制房水生成
B、与毛果芸香碱不宜配合使用
C、长期应用可致虹膜色素增加
D、可增加房水经葡萄膜巩膜外流通道排出
E、目前抗青光跟的一线用药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前列腺素制剂主要是通过增加房水经葡萄膜巩膜外流通道排出,从而降低眼压,而不是抑制房水生成。它是目前抗青光眼的一线用药,与毛果芸香碱不宜配合使用,长期应用可致虹膜色素增加。
2.ERG的a波来源于。
A、光感受器
B、视神经
C、双极细胞
D、神经节细胞
E、色素上皮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ERG的a波来源于光感受器。当视网膜受到光刺激时,光感受器首先产生感受器电位,经过一系列的信号传递,最终在ERG上表现为a波,所以a波主要反映光感受器的功能状态。
3.关于玻璃体后脱离,不正确的是。
A、可发生于白内障囊内摘除后
B、眼前黑影飘动,闪光感
C、可引起视网膜脱离
D、视力减退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玻璃体后脱离可发生于白内障囊内摘除后,患者会感觉眼前黑影飘动、有闪光感,严重时可引起视网膜脱离,但一般不会直接导致视力减退,主要症状多为眼前的一些异常感觉,所以答案选D。
4.以下有关先天性上睑下垂的临床特点,不正确的是。
A、额部皮肤平滑、薄且无皱纹
B、常伴眼球上转运动障碍
C、可伴其他先天异常如内眦赘皮、眼球震颤等
D、患者常将头部后仰
E、常为双眼发病,但不一定对称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由于长期抬头视物,额部皮肤会出现较深的皱纹,而非平滑、薄且无皱纹。其他选项中,先天性上睑下垂常伴眼球上转运动障碍;可伴其他先天异常如内眦赘皮、眼球震颤等;患者为了克服上睑下垂遮挡视线,常将头部后仰;常为双眼发病,但不一定对称均是正确的临床特点。
5.关于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动脉管径无变化
B、动脉变细,静脉变粗
C、动脉变细,静脉变细
D、静脉管径无变化
E、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时,其动脉变细,静脉也会因血流动力学改变而变细。
6.视神经全长42~50mm,被分为4段,不包括在内的是。
A、颅内段
B、眶内段
C、管内段
D、肌内段
E、眼内段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视神经全长42~50mm,被分为颅内段、眶内段、管内段、眼内段4段,不包括肌内段。
7.巩膜最厚处位于。
A、眼外肌附着处
B、赤道部
C、涡神经穿出处
D、视神经周围
E、后极部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巩膜主要由致密的结缔组织构成,视神经周围的巩膜最厚,约1mm,向后逐渐变薄,赤道部最薄,约0.3mm,眼外肌附着处局部又增厚,涡神经穿出处最薄。
8.老年性白内障最好的治疗方法是。
A、放射治疗
B、手术治疗
C、药物治疗
D、补充营养
E、验光配镜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手术治疗是老年性白内障主要的治疗方法,当白内障发展到影响视力,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时,手术摘除混浊晶状体并植入人工晶状体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手段。药物治疗在白内障初期可能有一定延缓进展的作用,但不能根治。放射治疗一般不用于老年性白内障治疗。验光配镜主要是用于矫正白内障导致的视力下降,不能治疗白内障本身。补充营养对白内障病情改善作用有限,不是主要治疗方法。
9.婴幼儿的视力检查法一般不用。
A、视觉诱发电位
B、跟随反射
C、对数视力表
D、优先观看
E、注视反射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婴幼儿视力检查一般不用对数视力表,因为对数视力表适用于能配合的较大儿童及成人,婴幼儿难以配合使用该视力表进行视力检查。而跟随反射、注视反射、优先观看、视觉诱发电位等方法可用于婴幼儿视力的评估。
10.关于内眦赘皮错误的描述有。
A、是上睑皮肤向下延伸到内眦部的垂直性皮肤皱襞
B、常被误认为共同性外斜视
C、可覆盖内眦及泪阜
D、属于一种先天异常
E、须用交替遮眼法仔细鉴别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内眦赘皮是上睑皮肤向下延伸到内眦部的垂直性皮肤皱襞,可覆盖内眦及泪阜,属于一种先天异常,需要用交替遮眼法仔细鉴别。而共同性外斜视有其自身特定的临床表现,内眦赘皮一般不会被误认为共同性外斜视。
11.一般不出现中心暗点的眼病为。
A、球后视神经炎
B、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C、老年黄斑变性
D、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
E、黄斑出血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主要导致相应区域的视网膜静脉回流障碍,一般不会出现中心暗点。老年黄斑变性可出现中心视力下降、中心暗点等;球后视神经炎常表现为中心暗点;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多有中心暗点;黄斑出血也可导致中心暗点等表现。
12.下列哪项可导致角结膜干燥综合征。
A、沙眼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