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人:日期:异位妊娠临床护理要点
CATALOGUE目录01疾病概述02临床表现03护理评估体系04急救护理措施05术后护理规范06健康宣教模块
01疾病概述
定义与病理机制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着床在子宫体腔以外的部位,包括输卵管、卵巢、腹腔等,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定义异位妊娠的发生与输卵管炎症、输卵管手术、输卵管发育不良或功能异常、受精卵游走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导致受精卵无法正常进入子宫腔着床,而在输卵管等部位着床发育。病理机制0102
输卵管炎症是异位妊娠最常见的病因,炎症可导致输卵管管腔狭窄、粘连,影响受精卵的正常运行。输卵管手术史包括输卵管结扎、输卵管成形术等,可增加异位妊娠的风险。避孕失败如宫内节育器失效、口服避孕药失败等,也可能导致异位妊娠的发生。其他因素如输卵管发育不良、受精卵游走、多次人工流产等,也与异位妊娠的发病有关。高危因素分析
流行病学数据发病率异位妊娠的发病率因地区和年份而异,但总体上呈上升趋势。死亡率年龄分布异位妊娠是早期妊娠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但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诊疗水平的提高,其死亡率已显著降低。异位妊娠多发生于育龄期妇女,但近年来年轻化和老年化的趋势也有所增加。123
02临床表现
典型三联征特征异位妊娠患者多有6-8周停经史,但部分患者因月经不规则或误将不规则出血当作月经而忽略此特征。停经为异位妊娠患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下腹坠痛或剧痛,可伴有恶心、呕吐等。当发生破裂时,突感一侧下腹撕裂样剧痛,疼痛可放射至全腹,甚至引起休克。腹痛胚胎死亡后,常有不规则阴道流血,色暗红或深褐,量少呈点滴状,一般不超过月经量。少数患者阴道流血量较多,类似月经。阴道流血
体征演变规律腹部检查生命体征盆腔检查早期异位妊娠体征不明显,子宫大小与停经月份基本相符,但子宫不对称性增大。当胚胎逐渐增大,可在患侧附件区触及包块,边界多不清楚,触痛明显。异位妊娠流产或破裂时,阴道后穹窿饱满,有触痛,宫颈举痛或摇摆痛明显。出血较多时,可出现移动性浊音阳性。异位妊娠破裂时,可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增快等休克表现,体温一般正常或略低,但如出血时间长,可因感染而出现低热。
早期妊娠先兆流产先兆流产腹痛多位于下腹中央,为阵发性坠痛,阴道流血量较多,与异位妊娠的腹痛和阴道流血特点不同。卵巢黄体破裂卵巢黄体破裂常发生于月经周期之末,表现为突然发生的一侧下腹剧痛,阴道流血无或如月经量。妇检无肿块触及,但可有宫颈举痛或摇摆痛。急性阑尾炎急性阑尾炎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伴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无停经史及阴道流血表现,且腹部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明显。急性输卵管炎急性输卵管炎也可引起下腹痛和不规则阴道流血,但无停经史,且腹痛多为双侧下腹持续性疼痛,伴有阴道分泌物增多,妇检时患侧附件区有明显压痛和反跳痛。鉴别诊断要点
03护理评估体系
包括怀孕次数、分娩次数、流产次数、异位妊娠史、手术史等。孕产史病史采集重点停经、腹痛、阴道流血、晕厥与休克等。症状表现盆腔炎、输卵管炎、子宫内膜异位症、肿瘤等。既往疾病了解患者用药情况及过敏史,避免药物不当使用。用药史与过敏史
生命体征监测密切监测血压变化,警惕休克。血压观察心率快慢,评估心脏负荷。心率观察呼吸频率和深度,判断有无呼吸困难。呼吸监测体温,及时发现感染。体温
超声检查明确异位妊娠部位、大小及与周围组织关系。01孕酮测定协助判断异位妊娠活性。02血常规及血型了解患者贫血程度及血型,以备输血。03凝血功能检查评估凝血功能,预防手术及产后出血。04辅助检查配合
04急救护理措施
休克紧急处置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为快速补液和输血做好准备,以纠正休克状态。0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持续监测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病情变化。02采取休克体位将患者头部和躯干抬高20-30度,下肢抬高15-20度,以增加回心血量和保证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03
明确诊断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相关检查结果,确定异位妊娠的类型和部位。术前评估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包括心肺功能、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确定手术风险。备血准备根据手术需要,提前备好血液,以备术中或术后输血。术前禁食禁水按照医嘱要求,术前8小时内禁食,4小时内禁水,以减少手术中的风险。术前准备流程
疼痛管理方案药物镇痛根据疼痛程度,给予患者适当的药物镇痛,如杜冷丁、吗啡等。心理支持给予患者心理安慰和支持,减轻疼痛带来的焦虑和恐惧。密切观察疼痛变化随时评估患者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等,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采取相应措施。预防性镇痛术后给予患者预防性镇痛药物,降低疼痛程度和疼痛感,促进患者康复。
05术后护理规范
切口护理标准保持切口干燥,避免污染和感染,定期更换敷料。切口清洁与干燥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及时采取镇痛措施,如药物镇痛、神经阻滞等。切口疼痛管理观察切口愈合情况,如有红肿、渗液、裂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