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C**
团体标准
T/CACM****-20**
妊娠期缺铁性贫血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
GuidetodiagnosisandtreatmentofIrondeficiencyanemiainpregnancycombined
withtraditional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
(文件类型:公示稿)
(完成时间:2024年12月)
20**-**-**发布20**-**-**实施
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
前言
本指南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规定的规则起草。
本指南由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提出。
本指南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归口。
本指南起草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
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黑龙
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本指南其他起草单位(按笔画排序):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山东
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西省中医院、中日友好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天津市人民医院、
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天津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天津
医科大学总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
妇产医院、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扬州大学附属医院、
江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辽宁中医药大学附
属医院、河北中医药大学、河南省中医院、陆军军医大学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大坪
医院、青海省中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贵州中医药大学、重庆市中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北京中医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本指南主要起草人:宋殿荣、赵瑞华、张婷婷、谈勇、冯晓玲、闫颖
本指南其他起草人(按笔画排序):于芳、孔桂茹、王东梅、王昕、王凌、
丛慧芳、白文佩、刘朝晖、刘雁峰、刘霞、宋淑荣、张晋峰、李力、李文、李燕、
杜惠兰、杨筱凤、连方、金哲、陈叙、陈景伟、侯莉莉、赵红、夏敏、徐莲薇、
崔树娜、崔洪艳、梁瑞宁、傅金英、程玲、韩凤娟、韩姹、黄欲晓、楼姣英、董
微、廖秦平、翟东霞、滕秀香、薛凤霞、薛晓鸥、魏绍斌
本指南秘书组:张崴、蔺凯丽、付鹏宇
1
2
引言
1.背景信息
妊娠合并贫血对母体、胎儿和新生儿均会造成近期和远期影响,对母体可增
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产褥期感染和产后抑郁的发病风险;对胎儿和
新生儿可增加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缺氧、羊水减少、死胎、死产、早产、新生儿
窒息、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发病风险。我国孕妇缺铁性贫血(irondeficiency
anemia,IDA)患病率为19.1%,妊娠早、中、晚期缺铁性贫血患病率分别为9.6%、
19.8%和33.8%。母体铁储存耗尽时,胎儿铁储存也随之减少。补铁可增加母体
铁储存。对于缺铁性贫血,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为补充铁剂,但是口服铁剂存在
吸收效能有限及容易发生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的问题。大量文献表明,
中医药治疗缺铁性贫血具有与铁剂相等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少。更重要的是
中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