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抗菌药在妊娠期妇女中的使用.ppt
文件大小:505.5 KB
总页数:25 页
更新时间:2025-05-29
总字数:约2.86千字
文档摘要

关于抗菌药在妊娠期妇女中的使用第1页,共2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妊娠期妇女免疫力低下,妊娠期间感染机会增多孕妇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时必须考虑到药物对母体和胎儿两方面的影响,既能治愈母体的感染,对胎儿也必须安全第2页,共2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妊娠期药动学改变对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消除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变尤以对分布、消除过程影响较明显第3页,共2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妊娠期因孕激素影响,胃肠系统的张力及活动力减弱妊娠早期及中期,胃酸分泌减少,晚期胃酸分泌增多,胃液的PH改变影响药物在胃部的吸收妊娠早期,因早孕反应,药物吸收可明显减少妊娠中后期由于子宫对胃肠道的压迫,使胃肠道吸收减慢,药物达峰时间延迟并血药峰浓度减低,但最终达到的生物利用度变化不大吸收过程

第4页,共2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分布过程血浆容积可增加约50%,体重平均增加10%~20%,血浆蛋白量减少在使用常用剂量的情况下,血药浓度较正常人低,水溶性抗菌药物的减低尤为明显妊娠期生理性血浆蛋白减低,同时药物蛋白结合能力下降,致使蛋白结合率高的抗菌药物游离血药浓度增高母体内游离血药浓度增高,药物容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使其药物浓度增高第5页,共2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代谢过程妊娠期肝脏负荷增加,高雌激素水平使胆汁在肝脏淤积,经肝胆系统排泄的抗菌药物从胆汁排出缓慢,容易发生肝脏损害因此,妊娠期间具有肝毒性的抗菌药物均应避免使用。如四环素类,红霉素酯化物等第6页,共2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消除过程妊娠期间血流增速,肾血流量增加25%~50%,肾小球滤过率可增加50%,肌酐清除率亦增加,使主要通过肾清除的抗菌药物消除加快,血药浓度降低晚期和妊高症患者肾血流量减少,肾功能受影响,使由肾排出的药物作用延缓,药物排泄减慢减少,反使药物容易在体内蓄积。一般而言,由于分布和消除过程的特点,妊娠期间用药的剂量应略高于常用量第7页,共2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药物在胎盘的转运部位血管合体膜(VSM)随着妊娠的进展,绒毛表面积增加,膜变薄,药物的转运加快。第8页,共2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胎盘转运药物的方式被动转运O2、CO2、琥珀胆碱等载体转运主动转运需消耗能量,氨基酸、水溶性维生素及钙、铁等在胎儿血中浓度均高于母血。易化扩散不消耗能量,葡萄糖胞饮作用蛋白质类、病毒及抗体等经此种方式转运。膜孔转运分子量小于100的物质通过*第9页,共2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影响胎盘药物转运的因素药物的脂溶性脂溶性高的药物易经胎盘扩散进入胎儿血循环。药物分子的大小分子量小(250-500)的药物易通过胎盘。药物的解离度离子化程度低的经胎盘渗透较快。蛋白结合率负相关,药物与蛋白结合后分子量越大越不容易透过胎盘胎盘血流量分娩时胎盘血循环受阻,药物转运减缓*第10页,共2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羊水肠道循环药物经胎盘屏障转运到胎儿体内并经羊膜进入羊水中,羊水内的药物(游离型)为胎儿皮肤吸收或胎儿吞咽入胃肠道吸收(妊娠第12周后),并入血液循环,其代谢产物有尿排泄,排泄的药物又可被胎儿吞咽羊水而重吸收,形成羊水肠道循环*药物在胎儿体内的吸收第11页,共2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胎儿药物的分布肝、脑等器官比例大,血流量大,药物浓度较高。约有60%~80%脐静脉血经肝脏,故肝脏药物浓度高,形成胎儿的肝脏首关效应;胎儿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全,药物易进入中枢神经系统。部分静脉血不经肝血窦,直接经静脉导管进入下腔静脉,到达右心房。注意快速静脉给药时的影响。*第12页,共2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胎儿药物代谢肝脏代谢??肝药酶缺乏,对药物代谢能力低,可能出现某些药物的血药浓度高于母体。肝外代谢??与成年人相比,胎儿肝外代谢所起的作用较大,主要发生在胎盘和肾上腺。有些药物代谢后降解物具有毒性如苯妥英钠经代谢成对羟苯妥英钠,干扰叶酸代谢,呈现致畸作用*第13页,共2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胎儿药物的排泄药物及其代谢产物通过胎盘屏障向母体转运是最终排泄途径。妊娠11~14周开始胎儿肾已有排泄作用,但肾小球滤过率低,药物及其代谢产物排泄慢。代谢后极性和水溶性均增大的药物,较难通过胎盘屏障向母体转运,而在胎儿体内蓄积造成损害。如沙立度胺(反应停)致畸*第14页,共2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妊娠各时期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受精后1~2周:药物对胚胎的影响是“全或无”,即要么没有影响,要么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