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痫前期预测与预防指南(2025)
【摘要】子痫前期是妊娠期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母儿健康。本指南遵循循
证医学原则和生物合理性原则,参照《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制定手册》相关法学标
准、国际指南报告规范、指南研究和评价工具等,系统检索截至2024年10月3
1日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证据合成和评价,最终形成12个临床问题和14条
推荐意见。本指南分为预测和预防两部分,适用于备孕期、妊娠期以及产褥期妇
女,提供给各级医疗机构从事围产保健的工作人员和产科医护人员使用,详细阐
述了子痫前期的预测指标、预测方法和预防措施,为指导我国子痫前期预测及预
防的临床实践,规范临床行为提供依据。以期实现早预测、早发现、早干预,减
少子痫前期的发生,保障母儿安全的目的。
子痫前期是妊娠期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母儿健康。全球范围内,子痫前
期的发病率差异较大(1.0%~5.6%)[1-2];我国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
为9.5%,其中子痫前期为2.4%[3]。子痫前期可导致一系列的母儿近、远期并
发症。近年来,随着临床证据的不断增加,子痫前期防控策略逐渐成熟。2022
年,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FederationofGynecologyandObstet
rics,FIGO)发布了子痫前期预测及预防指南[4]。我国2020年版《妊娠期高
血压疾病诊治指南》对子痫前期的预测及预防也作了原则性的论述[5]。本指
南在此基础上详细阐述子痫前期的预测指标、预测方法和预防措施,为指导我国
预测及预防子痫前期的临床实践,规范临床行为提供依据,以达到早预测、早发
现、早干预,减少子痫前期的发生,保障母儿安全的目的。
1.目标人群:本指南适用于备孕期、妊娠期以及产褥期妇女。
2.使用人群:各级医疗机构从事围产保健的工作人员和产科医护人员。
3.制定方法:本指南遵循循证医学原则和生物合理性原则。参照《WHO指南
制定手册》相关法学标准[6],以及指南研究和评价工具,并参考国际指南报
告规范撰写文件[7]。推荐方向和强度依据证据级别、干预效果利弊权衡、利
益相关方价值取向一致性、资源消耗等方面综合考虑,见表1。2023年在国际实
践指南注册与透明化平台(PracticeguidelineREgistrationfortransPARE
ncy,PREPARE)网站登记注册(注册号:PREPARE-2023CN048),并成立了指
南制订专家组。在2023—2024年期间召开了5次指南制订会议,同时采用Delp
hi法广泛征集专家意见3次。最终确定本指南共分为预测和预防两大部分,共1
2个临床问题,14条推荐意见。
子痫前期的预测
一、预测指标
(一)临床风险因素
子痫前期的风险因素是预测子痫前期的首要指标。根据风险因素与子痫前期
发病的关联强度,分为高、中、低三级风险因素,见表2。
临床问题1:妊娠期存在哪些与子痫前期发病有关的风险因素?
【推荐意见】
风险因素根据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联程度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高风
险因素包括子痫前期史、慢性高血压、妊娠合并内科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s
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抗磷脂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sy
ndrome,APS)、肾脏疾病、糖尿病等]、肥胖[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
2
BMI)≥28.0kg/m]和孕妇年龄≥40岁;中风险因素包括超重(BMI为24.0~27.
2
9kg/m)、多胎妊娠、孕妇年龄35~40岁、不良妊娠史和子痫前期家族史;低
风险因素包括初产妇(或再婚)、妊娠间隔10年、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technology,ART)妊娠、妊娠期高血压史、呼吸暂停综合征、
妊娠期糖尿病和泌尿系统感染等。(证据等级:B;推荐级别:强推荐)
【证据概要】
文献中报道的子痫前期风险因素有80多种,关联强度和证据质量各不相同。
本指南参考Elawad等[8]伞状评价整合证据,根据风险因素与子痫前期关联强
度,且参考风险因素的患病率以及国际指南的分类等因素适当调整,定义高、中、
低三级风险因素。高风险因素为OR或RR值≥3.0,阳性似然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