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急腹症的急救护理.pptx
文件大小:5.01 MB
总页数:27 页
更新时间:2025-05-28
总字数:约2.63千字
文档摘要

急腹症的急救护理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02

急救处置流程

01

初步识别与评估

03

专科护理措施

04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05

多学科协作机制

06

转运与后续管理

01

初步识别与评估

典型临床表现判断

腹痛部位及性质

病史及既往史

伴随症状

急腹症常表现为突发的腹部剧痛,疼痛部位与病变脏器相关,如上腹痛常见于胃、十二指肠、胰腺疾病,下腹痛多见于肠道疾病。

如恶心、呕吐、腹泻、发热等,这些症状可帮助初步判断病变的性质和严重程度。

询问患者是否有相关病史,如消化道溃疡、胆石症、腹部手术史等,有助于病因诊断。

生命体征监测要点

监测体温变化,判断是否存在感染。

体温

监测脉搏速率和强度,反映心血管系统状况。

脉搏

观察呼吸频率和深度,判断是否存在呼吸困难。

呼吸

监测血压变化,评估休克风险。

血压

如钝痛、刺痛、烧灼痛等,不同性质的疼痛提示不同的疾病。

疼痛性质

急性疼痛通常持续时间较短,慢性疼痛则持续时间较长。

疼痛持续时间

01

02

03

04

根据患者的主诉,将疼痛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疼痛程度

如恶心、呕吐、黄疸等,有助于进一步诊断。

疼痛伴随症状

疼痛特征分级标准

02

急救处置流程

禁食禁水执行规范

禁食禁水原因

急腹症患者需要紧急手术或治疗,为避免食物和饮料进入腹腔增加感染风险,需严格禁食禁水。

01

禁食禁水时间

通常需要禁食禁水6-8小时以上,具体时间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建议而定。

02

禁食禁水期间监测

需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电解质平衡和营养状况,及时补充液体和营养。

03

静脉通路建立原则

静脉通路选择

应选择上肢静脉或中心静脉作为输液通路,确保液体和药物快速、准确地输入患者体内。

01

应在患者病情稳定时尽快建立静脉通路,以便随时输液和给药。

02

静脉通路维护

应保持静脉通路通畅,定期更换输液器、敷料和针头,防止感染和静脉炎的发生。

03

静脉通路建立时机

抗休克治疗优先级

优先处理休克

对急腹症患者进行初步评估,确定是否存在休克症状,如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

病因治疗

初步评估

如发现休克症状,应优先进行抗休克治疗,包括补充血容量、纠正酸碱平衡失调等。

在抗休克治疗的同时,应积极寻找病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以缓解病情并防止病情恶化。

03

专科护理措施

急腹症患者应仰卧,双腿自然伸直,以减少腹部肌肉的紧张程度。

仰卧位

在某些情况下,如腹部有伤口或疼痛剧烈时,可采用俯卧位,有助于减轻腹部压力。

俯卧位

对于腹腔内出血的患者,应采取半卧位,使血液流向盆腔,减轻腹部压力。

半卧位

体位管理要求

胃肠减压护理

禁食禁水

急腹症患者需禁食禁水,以减少胃肠道的负担和刺激,缓解胃肠痉挛。

01

胃肠减压

通过鼻胃管进行胃肠减压,抽出胃内气体和液体,降低胃肠内压力,减轻腹胀和疼痛。

02

观察引流物

密切观察胃肠减压引流物的颜色、性质和量,以判断病情的变化。

03

疼痛干预方案

药物镇痛

根据疼痛的程度和性质,给予患者适当的药物镇痛,减轻患者的痛苦。

01

可采用按摩、针灸等非药物镇痛方法,缓解患者的疼痛和紧张情绪。

02

观察疼痛变化

密切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和持续时间,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03

非药物镇痛

04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根据急腹症的病因及细菌培养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

合理使用抗生素

伤口处理与换药

对手术切口、创伤部位等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和换药,预防感染。

在急救护理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防止交叉感染。

感染风险防控

持续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并处理。

脏器功能障碍观察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定期观察腹部体征,如腹部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等,以及肠鸣音的变化,及时发现腹膜炎等并发症。

腹部体征监测

对患者进行肝、肾、心等重要脏器功能的评估,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脏器功能障碍。

脏器功能评估

电解质紊乱纠正

静脉补液

定期监测患者的电解质水平,特别是血钾、血钠、血钙等指标,及时发现并纠正电解质紊乱。

口服补液

监测电解质水平

根据患者的电解质水平及脱水情况,制定合理的静脉补液方案,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对于轻度电解质紊乱的患者,可通过口服补液盐等方式进行纠正。

05

多学科协作机制

急诊-外科交接标准

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初步诊断等。

病人基本信息交接

详细交代病人的生命体征、疼痛部位、性质、持续时间等。

病情交接

包括急诊用药、药物过敏史等。

用药情况交接

向家属说明病情及后续治疗计划,获取家属同意和配合。

病人家属沟通

影像检查配合流程

放射科配合

X线、CT等放射检查,确定有无腹部空腔脏器穿孔、梗阻等情况。

01

B超、彩超等超声检查,明确腹腔内有无积液、肿块等。

02

检查结果反馈

及时将检查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