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常见头痛的分类及治疗.ppt
文件大小:800 KB
总页数:56 页
更新时间:2025-05-29
总字数:约6.03千字
文档摘要

㈣.偏头痛的治疗

1.发作期的治疗:⑴止痛药:包括阿司匹林、扑热息痛及非甾体抗炎药(芬必得,布洛芬等)。于发作早期使用,可以缓解头痛。频繁使用,产生药物的依赖性,甚至引起慢性难治性头痛。⑵止吐药:与止痛药联合应用效果较好,如胃复安等。第30页,共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⑶麦角胺类:天然麦角生物碱及麦角胺衍生物,可以阻止偏头痛发作,但无止痛作用,需在发作先兆期服用。麦角胺类药物不良反应大,尤其是引起冠状动脉及外周血管收缩导致组织损伤。第31页,共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⑷5-HT1受体激动剂(triptan类)sumatriptan1991年用于临床(葛兰素)Zolmitripan1997年(捷利康)Naratriptan1997年(默沙东)Rizatriptan1997年(葛兰素-威康)almotriptan1999年eletriptan1998年(辉瑞)frovatriptan1999年第32页,共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以上药物均作用于5-HT1受体,其中主要作用于其亚型5-HT1D,5-HT1B。Triptan类药物对5-HT1D受体及5-HT1B受体有选择性的激动作用。而5-HT1D受体位于三叉神经,有抑制神经传导缓解疼痛的作用。5-HT1B受体位于颅内,介导颅内血管收缩。第33页,共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Triptan类药物可以作用于三叉神经,同时作用于脑内,即外周和中枢同时发挥作用,且由于其高度的选择性,避免了麦角胺类的非选择性5-HT受体激动而产生的不良反应(如冠状动脉痉挛,心绞痛等)。目前成为急性期治疗疗效较为肯定的一类药物。第34页,共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预防性治疗(间歇期的治疗)一般偏头痛发作每月大于2-3次应予以预防性治疗。 ⑴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甲氧乙心安、噻吗心安等。应用中注意其不良反应:心动过缓、支气管痉挛、抑郁等。⑵钙拮抗剂:氟桂利嗪及尼莫地平。使用4-5周后作用明显。第35页,共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⑶苯噻啶:为5-HT2A受体拮抗剂,也可能拮抗5HT1受体导致脑末梢血管收缩,间歇期起到预防发作的作用,同时有抗抑郁作用。预防偏头痛发作有效率可达75-100%。⑷塞庚啶:为抗组胺药,也有钙通道阻滞作用,减少血小板聚集。第36页,共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⑸抗抑郁药:三环类、SSRI类(如百忧解,塞乐特等)及黛安神等。⑹寻找并确定诱发因素,予以避免,可预防发作。第37页,共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紧张性头痛一、前言以往对头痛的研究,多集中在脑动脉的舒缩异常、内分泌代谢障碍、遗传、变态反应,特别是有关神经递质的研究,至今已有许多明确的结果。目前依据国际疾病分类十版(ICD—10)头痛新分类方法,其中紧张型头痛问题有待我们深入认识。第38页,共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鉴于紧张型头痛既往又称之为紧张性头痛、肌收缩性头痛、功能性头痛或神经性头痛(神经症),涉及面广而在慢性头痛中亦是最常见的病症。特别是今天,人们生活在快节奏、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多种心理障碍因素情绪紧张、焦虑、抑郁等难以排除,因此,针对紧张型头痛的发生,发展具有不同程度的作用和影响,不宜忽视。第39页,共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头痛的结构生理基础1、对疼痛不敏感的颅内结构。包括颅骨、大部分软脑膜、脑实质、脑室、室管膜、脉络膜则不会产生疼痛感觉。2、对疼痛刺激敏感的颅内结构。⑴颅内静脉窦及引流到静脉窦的大脑皮质静脉。⑵颅底的动脉,特别是基底动脉及脑动脉颈动脉起始端。第40页,共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页,共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

头痛的国际分类

根据ICD—10和HIS的指导原则,对头痛的分类作如下介绍。㈠.偏头痛1.没有先兆的偏头痛第2页,共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伴有先兆的偏头痛⑴典型性先兆偏头痛⑵延长性先兆偏头痛⑶急性发作先兆偏头痛⑷家族性偏瘫性偏头痛⑸基底动脉性偏头痛⑹仅有先兆没有头痛的偏头痛第3页,共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眼肌麻痹性偏头痛4.视网膜性偏头痛5.可能与偏头痛相关的儿童周期性综合征⑴儿童发作性良性眩晕⑵儿童交替性偏瘫第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