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
课题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
主备人备课人
《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是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治第七课《弘扬中华
人文精神》第一框的内容,本框主要阐述中华人文精神的价值及其主要体现。一
教材方面,要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人文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对现实
分析生活意义的探索和道德情操的涵养;另一方面,要能够结合处世方、教化思想、
美学追求、生活理念等感悟其中蕴含的中华人文精神,体会中华人文精神的魅力,
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积淀文化底蕴,增强文化自信。
本课对于学生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七年级的学生,无
论是通过校内学习还是日常生活见闻,都已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了一定了解,
能够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文化符号,了解其主要的代表性成果及意义,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亲切感、好奇心和认同感、自豪感。近年来,社会各界重
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上许多“国风“国潮”文化作品对青少年产生
学情
不小影响。但是,七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够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分析认识还比较感性;不同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储备差异较大,有些学生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缺乏比较系统的了解;有的学生觉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属于历
史宏大话题,与当代社会生活、个人日常生活关系不大;还有的学生受一些错误
社会思潮的影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存在误解。因此,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意义重大。
政治认同:通过对中华人文精神的学习,深刻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
深,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
核心道德修养:通过理解并践行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培养勤俭节约的习
惯,克服拜金主义、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提升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
素养
健全人格:通过掌握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培养尊重他人、理解他人、
目标包容他人的品质,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健全人格的形成。
责任意识:通过续写哪吒故事,增强传承和弘扬中华人文精神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为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
议题式教学;情境体验;小组讨论;讲授
方
重点理解中华人文精神的主要体现
难点积极弘扬并传承中华人文精神
教学过程
教学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二次备课
环节
课堂导播放《哪吒之魔童从画面、情节和人引出本节课的总
入闹海》宣传片,感物的表现中初步议题“《哪吒之魔
受奇幻的东方美感受到哪些独特童降世》《哪吒之
学画面。的文化韵味和精魔童闹海》:探寻
提问:同学们,神力量呢?国风人文精神密
看到这个片段,大码”O
家内心有怎样的
感受?
借助哪吒与敖丙
小组讨论:哪吒和的故事,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