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住院卧床护理
演讲人:
日期:
目
录
CATALOGUE
02
并发症预防措施
01
基础护理管理
03
营养与喂养支持
04
心理护理干预
05
家庭护理指导
06
出院延续服务
基础护理管理
01
体位调整与安全防护
体位调整
定期帮助患儿翻身,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以减少压疮和肢体畸形的发生。
01
安全防护
加强床边防护,确保患儿不会从床上跌落;对好动患儿进行适当约束,避免其自行拔针或抓伤皮肤。
02
呼吸道管理
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防止误吸和窒息。
03
压疮预防
在患儿骨突处放置软垫,以减轻局部压力;定期翻身、按摩受压部位,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压疮发生。
床单、衣物管理
保持床单平整、干燥,及时更换污染的衣物,以减少皮肤感染的机会。
皮肤清洁
定期为患儿洗澡,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汗液和尿液对皮肤产生刺激。
皮肤清洁与压疮预防
关节活动训练
根据患儿病情和年龄,制定适宜的关节活动训练计划,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运动康复训练
根据患儿病情,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康复训练计划,促进患儿运动功能的恢复。
生活自理能力训练
鼓励患儿进行力所能及的自理活动,如穿衣、吃饭等,以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
日常活动能力训练
并发症预防措施
02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减少空气污染。
病房通风
呼吸道感染防控策略
定期清洁患儿呼吸道,鼓励患儿深呼吸、咳嗽,促进痰液排出。
呼吸道护理
严格执行接触隔离措施,防止交叉感染。
接触隔离
遵循医嘱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和耐药性产生。
合理使用抗生素
评估工具
使用专业评估工具,如Caprini评分等,对患儿进行静脉血栓风险评估。
预防性用药
根据评估结果,遵循医嘱使用预防性抗凝药物。
早期活动
根据患儿实际情况,尽早开展床上活动,促进血液循环。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凝血功能、超声等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静脉血栓。
静脉血栓风险评估
2014
泌尿系统护理要点
04
01
02
03
保持清洁
定期清洁患儿会阴部,预防尿路感染。
排尿观察
记录排尿量、颜色、性质,及时发现异常并处理。
尿管护理
如留置尿管,应保持尿管通畅,定期更换,避免感染。
排便指导
指导患儿正确排便,避免便秘对泌尿系统的影响。
营养与喂养支持
03
食物选择
选择易消化、口感柔软、无刺激性的食物,避免过硬、过油、过甜或刺激性的食品。
禁忌事项
不要给儿童食用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如海鲜、芒果等;避免过多的糖和油腻食物,以免影响食欲和消化功能。
膳食搭配原则
提供均衡的营养,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满足儿童的生长发育需求。
膳食搭配与禁忌事项
合适体位
将儿童床头抬高,保持头部稍微高于胃部的姿势,有助于减少呛咳和吸入性肺炎的风险。
卧床进食辅助技巧
辅助工具
使用勺子、筷子等辅助工具进食,对于不能自行进食的儿童,可采用鼻胃管或口胃管进行喂养。
喂食速度
控制喂食速度,给予儿童充足的时间进行咀嚼和吞咽,防止因过快进食而导致呛咳或噎住。
体重变化
定期测量儿童的体重,了解营养摄入是否充足,及时发现营养不良或超重的情况。
血液指标
监测血红蛋白、白蛋白等指标,评估儿童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
摄入量记录
详细记录儿童的每日饮食摄入量,包括食物的种类、数量和频次,以便及时调整膳食计划,满足儿童的营养需求。
营养状态监测指标
心理护理干预
04
儿童焦虑情绪疏导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教育、指导和练习,帮助儿童识别和改变焦虑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
教授儿童深呼吸、肌肉松弛、冥想等放松技巧,缓解紧张情绪。
放松技巧训练
通过模拟住院环境,让儿童提前适应,减轻陌生感和恐惧感。
情境模拟训练
游戏化康复激励设计
设置奖励机制,鼓励儿童参与康复训练,提高康复效果。
奖励机制设计
设计与康复目标相关的游戏,激发儿童的兴趣和积极性,促进身体康复。
康复游戏设计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为儿童提供沉浸式的康复体验,增强康复效果。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
家属参与式陪伴
对家属进行培训,提高家属的陪伴技能和应对能力,缓解儿童的情绪问题。
家属教育
01
合理安排家属陪伴时间,让儿童感受到家人的关爱和支持。
家属陪伴时间
02
鼓励家属参与儿童的康复计划,促进家庭与医疗团队的紧密合作。
家属参与康复计划
03
家庭护理指导
05
01
02
03
04
保持室内光线柔和,避免刺激儿童眼睛,同时保证足够的光线,有利于观察儿童病情。
居家环境改造建议
调整室内光线
定期更换床单、被罩等床上用品,保持床铺干燥、整洁,避免交叉感染。
保持床铺整洁
移除可能伤害儿童的物品,如锐利器具、易碎物品等,确保儿童活动区域的安全。
布置安全环境
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避免细菌和病毒滋生。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教会家长正确测量儿童体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