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平衡针治疗中风后遗症第1页,共3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平衡针灸学的定义
平衡针灸学是王文远专家创立的一种假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5年推广的科研项目。平衡针灸学是在继承传统医学的基础上,吸收现代医学理论而发展起来的一门现代针灸学,是以中医的心神调控学说和西医的神经调控学说为理论基础,形成的针灸与心理----生理---社会---自然相适应的整体医学调控模式,其特点是突出人体自身平衡系统---大脑高级指挥系统,通过针刺机体的信息高速路---神经,实现对能量的再次分配、再调整,间解地依靠病人自身来治疗自身疾病。第2页,共3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平衡针灸的理论创新
(1)突出一个理论核心:心理平衡。(2)平衡针灸研究人的心理科学与生理科学。来源于中医的心神调控学说:心神调控学说是平衡针灸学的理论核心,理论基础。中医把对机体五脏六腑的指挥调控功能都归于五脏之首----心。来源于西医的中枢调控学说:心理活动定位在大脑遗传基因程序的最高管理系统在大脑第3页,共3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平衡针灸的三个定位(1)治疗定位:位于病人大脑高级中枢的平衡系统。(2)疾病定位:位于病人大脑中枢的调控系统。(3)病因定位:位于病人大脑高级中枢的心理适用系统。第4页,共3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4平衡针灸学的特点(1)突出人体自身平衡:衡针灸学的理论核心就是突出人体自身平衡。这种自身平衡系统的实质就是人体内的自我调控功能,这种平衡机制就是大脑高级调控中枢。针灸就是调整、完善、修复这个系统,来激发、调动机体内的物质能量,促进机体在病理状态下的良性转归。第二,这个平衡系统还具有被动加强的特性,能够接收外界给予的合理良性刺激。因此,人体出现的生理失调及病理改变,均为人体内平衡调控系统失衡的反应。平衡针灸的目的不是去直接治疗病人的疾病,而是把针刺作为一种人为的外因刺激手段,通过患者自身调整达到恢复机体的平衡,间接地依靠病人自身来治疗自己的疾病。平衡针灸充分地发挥了机体自身调节平衡的独立性,同时产生异向思维,将过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改为头痛医脚,脚痛医手的平衡取穴方法。第5页,共3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突出人体的信息系统:平衡针灸学充分利用了人体的信息系统。人体信息系统传统医学称为经络系统、现代医学称为神经系统,这两个系统的共同点都以信息传递为主。平衡针灸就是通过直接针刺神经干或神经支,将针刺神经的信息通过人体信息高速公路,反馈到大脑高级中枢,通过神经信息高速公路来完成对机体各系统的调控支配作用。据有关资料报道,针刺神经干的传导速度为每秒钟100米。因此,平衡针灸取穴原则选择了最佳捷径即人体信息高速公路来完成信息传递。第6页,共3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突出单穴疗法:单穴疗法原则上是一病一穴,一症一穴,80%以上的病症均可采用一个穴位。因为平衡针灸的目的不是直接去治疗患者的疾病,而是利用一种人为的外因刺激手段间接依靠患者自身不断修复、不断完善,恢复患者机体内的平衡系统去治疗自己的疾病。平衡针灸取穴总计38个平衡穴位,不足传统穴位的1/10。第7页,共3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4)突出快速针刺:亦称三快针法,即进针快、找针感快、出针快,整个针刺过程控制在3秒钟之内。如果人体解剖层次清楚,针刺穴位准确,不足3秒钟即可出针。由于病人的个体差异,穴位选择不一定都那么准确,因此留出3秒钟的时间把穴位找准确。因为不同穴位有不同的针感要求,只要把要求的针感扎出来即可出针。但对一些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如不怕针刺而喜欢留针,可以给予留针,以满足患者的心理要求。第8页,共3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5)突出即时效应:即时效应亦称一针见效。80%以上的病人3秒钟即可见效。对发病时间短、症状轻、体质好、年龄小的病人经一次性治疗即可临床治愈,即使发病时间长、症状重、年龄大、体质差的病人不能达到预期效果,也可使症状改善,减少病人痛苦,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病人生存时间。平衡针灸学的疗效不是取决于医生,而是取决于病人自身的平衡系统调节能力。其中发病时间的长短、病情的轻重、年龄结构的大小、体质的强弱直接决定疗效的好坏。第9页,共3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6)突出针感效应:针感是反映平衡针灸疗效的重要标志。因为效应来源于针感,针感产生于效应。不同的穴位有着不同的针感要求,只要将要求的针感扎出来即可产生治疗效果。此外平衡针灸在针刺手法中不过于强调针刺手法,也不要求采用补法、泻法、平补平泻,只强调一个提插手法,通过提插手法将不同的针感扎出来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