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发酵染菌及防治.ppt
文件大小:909.5 KB
总页数:52 页
更新时间:2025-05-29
总字数:约5.26千字
文档摘要

2、发酵染菌规模的分析(1)大批发酵罐染菌A发酵前期:种子带菌、连消设备染菌。B发酵中后期:如是同一种菌则是无菌空气出问题。(2)部分发酵罐A发酵前期:种子带菌、连消设备染菌。B发酵后期:中间补料染菌、补料管渗漏。(3)个别发酵罐染菌一般原因是设备渗漏造成的。第23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不同污染阶段分析种子培养阶段染菌:原因:种子带菌、培养基或设备灭菌不彻底、接种操作不当或设备因素。发酵开始阶段染菌:原因:种子带菌、培养基或设备灭菌不彻底、接种操作不当或设备因素,无菌空气等。发酵后期染菌:原因:无菌空气、中间补料、设备渗漏、泡沫顶盖以及操作问题。第24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四、染菌隐患的处理(p188)严格按操作工艺进行投产前进行整个发酵系统的无菌测试严格工人的管理加强在线检测技术定期对设备维修第25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二节染菌对发酵的影响(p189)绝大多数工业发酵,无论是单菌发酵还是混合菌种发酵。都是纯种发酵,除了菌种以外的微生物都被视为杂菌。几乎所有的发酵工业都可能遭受杂菌或噬菌体的污染,甚至由于染菌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第26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染菌对发酵产率、提取收得率、产品质量和三废治理都有很大影响。一般生产不同品种污染不同种类和性质的杂菌、污染时间、途径、程度、培养条件等等,最终产生的后果不同。第27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染菌对发酵的影响:染菌对不同品种发酵的影响不同感染不同种类和性质的杂菌对发酵的影响不同不同发酵时期染菌对发酵的影响不同染菌程度对发酵的影响不同染菌对产物提取和产品质量的影响发酵染菌也造成三废处理困难和对环境的污染第28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不同发酵时期染菌对发酵的影响不同:种子培养期染菌:危害大,如发现染菌后应灭菌后弃去。发酵前期染菌:易使杂菌迅速繁殖,与生产菌争夺营养和氧分。因此,应迅速重新灭菌。发酵中期染菌:将严重干扰生产菌的代谢,影响产物的合成。因此,应做到早发现、快处理。发酵后期染菌:如杂菌量不太多,可继续进行发酵;如污染量大,可提前放罐。此期染菌对不同产物的影响不同:如抗生素、柠檬酸影响不大;而肌苷、肌苷酸、谷氨酸等将影响产物的产量、产物提取和产品质量。第29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三节杂菌污染后的挽救和处理

(p190)1、种子罐染菌的处理及时用高压蒸汽直接灭菌后排放。2、发酵罐染菌的处理前期染菌:污染的菌对产生菌的危害大,蒸汽灭菌后放掉;污染的菌对产生菌的危害不大,重新灭菌重新接种;污染的菌少,且生长慢,继续运行,并进行发酵参数的控制。中后期染菌:加杀菌剂;培养温度或控制补料量来控制染菌的生长速度。如产品含量达到一定值可以放罐。3、染菌后设备处理用化学物质处理(如甲醛熏蒸)或彻底清洗,再用蒸汽灭菌(120℃,30min以上)。第30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四节染菌的途径及预防措施(p190-198)(一)种子带菌的原因及防治(二)无菌空气带菌及防治(三)设备渗漏或设备、管道存在“死角”造成的染菌及防治(四)培养基灭菌不彻底导致染菌及防治(五)操作问题第31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种子带菌的原因及防治1、培养基及用具灭菌不彻底2、菌种在移接过程中受污染3、菌种在培养过程或保藏过程中受污染第32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培养基及用具灭菌不彻底原因:菌种培养基及用具灭菌均在杀菌锅中进行,造成灭菌不彻底的原因是灭菌锅内空气排放不完全,造成假压,使灭菌时温度达不到要求。防止方法:灭菌时锅内排气完全。第33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菌种在移接过程中受污染原因:当菌种移接操作不当,或无菌室管理不严,就可能引起污染。防止方法:合理设计无菌室,严格无菌室管理制度,严格无菌操作接种。第34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菌种在培养过程或保藏过程中受污染原因:菌种在培养或保藏过程中,由于外界空气进入,也使杂菌进入而受污染。防止:试管的棉塞应有一定的松紧度,不宜太松且有一定的长度;培养和保藏温度变化不宜太大;每一级种子经检查合格后才能使用。第35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无菌空气带菌及防治在好氧发酵中通入的无菌空气带菌是发酵污染菌的主要原因之一防止:空气净化流程和设备的设计要合理,过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