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护理学习题及答案(附解析)
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
1.有关乙脑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多为潜伏性感染
B、乙脑是自然疫源性疾病
C、蚊虫既是传播媒介,又是乙脑病毒的长期储存宿主
D、猪作为传染源的意义比人重要
E、传染源是患者、家畜、家禽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人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但感染后多数呈隐性感染,仅少数人发病,并非潜伏性感染。乙脑是自然疫源性疾病,传染源主要是家畜、家禽,尤其是猪作为传染源的意义比人重要,蚊虫既是传播媒介,又是乙脑病毒的长期储存宿主。
2.对于无症状HIV携带者进行免疫学检查的建议是
A、每2年检查一次
B、每6~12个月检查一次
C、每年检查一次
D、每2个月检查一次
E、每3-6个月检查一次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对于无症状HIV携带者,一般建议每3-6个月进行一次免疫学检查,以监测病情进展,所以答案选E。
3.麻疹患儿无并发症者具有传染性的时段为()
A、出诊期
B、出诊前5天至出诊后5天
C、出诊前5天至出诊后10天
D、出诊前10天至出诊后5天
E、出诊前10天至出诊后10天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麻疹患儿无并发症者具有传染性的时段为出诊前5天至出诊后5天。这是因为在出疹前5天到出疹后5天这段时间内,患儿体内病毒大量复制并排出体外,具有较强的传染性。
4.下列哪一种病不是细菌感染引起的
A、乙型脑炎
B、伤寒
C、霍乱
D、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E、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乙型脑炎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不是细菌感染引起的。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霍乱是由霍乱弧菌所致的烈性肠道传染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所以答案选A。
5.患者男,30岁。经商,因“反复发热,伴消瘦、腹泻1个多月”入院。入院诊断为艾滋病。护士在护理这位患者过程中不慎被该患者使用过的注射器针头扎了一下,处理措施中首先应()
A、不用处理
B、立即去检测HIV抗体
C、尽量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然后进行伤口的清洁、消毒
D、上报医院,等待医院处理
E、立即检测患者的病毒载量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首先应尽量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然后进行伤口的清洁、消毒。被艾滋病患者使用过的注射器针头扎伤后,立即采取局部处理措施,如挤出损伤处的血液,能减少病毒的吸入,再进行伤口清洁、消毒可降低感染风险。而不是不用处理,也不是先立即去检测HIV抗体或上报医院等待处理,立即检测患者病毒载量也不是首要处理措施。
6.患儿男,10岁。以发热40.2℃收入院诊断性乙脑。针对患儿的高热,护理措施是()
A、以物理降温为主,可用小量阿司匹林或肌注安乃近
B、密切观察低钾的表现
C、以药物降温为主,无效时给予物理降温
D、严格限制钠盐的摄入
E、早期足量给予脱水治疗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针对乙脑患儿高热,应以物理降温为主,可用小量阿司匹林或肌注安乃近。因为患儿体温40.2℃,过高热可能会引发惊厥等不良后果,所以先采用物理降温,当效果不佳时可适当使用药物辅助降温,但要注意药物剂量,避免过量使用。严格限制钠盐摄入与高热护理无关;早期足量给予脱水治疗主要针对脑水肿等情况;应以物理降温为主而非以药物降温为主;密切观察低钾表现不是针对高热的护理措施。
7.患儿男,14岁。因“发热,咽痛3天”入院。查体:T39.5℃,P90次/分,R22次/分,BP120/80mmHg:周身可见针尖大小的皮疹,全身皮肤鲜红:心肺正常。初步诊断为猩红热。目前该患儿首优的护理问题是()
A、潜在并发症:中毒性心肌炎
B、恐惧
C、体温过高
D、皮肤的完整性受损
E、疼痛:咽痛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猩红热患儿体温39.5℃,处于高热状态,高热可引发多种并发症,所以目前首优的护理问题是体温过高。潜在并发症中毒性心肌炎目前题干未提示相关表现;恐惧题干未提及;皮肤完整性受损不是最首要的问题;疼痛咽痛相对体温过高来说不是最紧急需要处理的。
8.患儿,3岁半。发热2天后出现皮疹而入院。查体:体温39.6℃,脉搏110次∕分,呼吸32次∕分,精神一般,咽后壁充血,头发及躯干有散在的淡红色斑丘疹及疱疹,其余部位未发现异常。根据检查结果,患儿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A、伤寒
B、幼儿急诊
C、猩红热
D、麻疹
E、水痘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水痘的皮疹特点为同时存在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疹,该患儿头发及躯干有散在的淡红色斑丘疹及疱疹,符合水痘的表现。麻疹一般发热3-4天后出疹,出疹时热更高,皮疹为红色斑丘疹,自头面部→颈部→躯干→四肢。猩红热发热1-2天出疹,皮疹特点为全身皮肤弥漫性充血发红,其间广泛存在密集而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