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临床超声造影基本原理及机器调解要点.doc
文件大小:641.5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5-29
总字数:约1.34千字
文档摘要

临床超声造影基本原理及机器调解要点

增强超声就是超声造影技术,它被称为超声发展史上的“第三次革命”,已经越来越被临床认可和依赖,成为超声诊断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超声造影到底有什么神奇之处?它和CT、MRI的增强有什么区别呢?接下来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超声造影。

超声造影

超声造影,是在常规超声基础上,通过静脉注射超声造影剂,有效增强组织器官的血流信号,更好地反映血流灌注情况,有助于对疾病进行诊断(图1)。

图1右侧为常规超声,箭头所示肝脏结节,隐约可见且性质不明确;左侧为超声造影,箭头所示为常规超声上不确定的结节,造影后清楚的显示,且其增强特征符合肝细胞肝癌

目前常用超声造影剂的是六氟化硫微气泡(图2),直径通常为2-5微米,经外周静脉注入后,能通过肺循环、体循环到达靶器官,而不能穿透血管内皮进入组织间隙。

因此,超声造影是纯血池造影,这是和CT、MRI增强的最大区别。同时,作为造影剂的微泡,其半衰期短,不通过肝肾循环,通过呼吸道排出,这也是和CT、MRI增强的不同之处。

图2目前常用的超声造影剂:六氟化硫微泡

超声成像基本原理

是超声波的反射。

而超声造影的基本物理原理不同,它是利用血液中的超声造影剂在声场中的非线性效应和产生的背向散射所获得的对比增强图像。

而微泡造影剂在不同机械指数(MI)的声场中会产生不同的变化,只有在低MI声场中,才能产生非线性谐波信号。

我们超声造影,要在低MI条件下进行。

如何调节机器

进行超声造影检查时,想要达到最佳的效果,同样也需要我们充分的调节机器:

??MI的调节

根据目前的超声造影剂特性,MI不能超过0.2,需要我们根据病灶的位置,深度等,适当调节,比如当病灶位置较深时,可以适度提高MI,有助于观察病灶增强情况,但这也会增强对微泡的破坏,缩短观察时间。

??深度的调节

需要以显示完整的病灶以及部分邻近组织可以作为对比观察为佳。

??聚焦点的调节

检查时,焦点常规放置于病灶的底部水平,焦点个数不宜太多,最好不超过2个。

??增益的调节

在注射造影剂之前需要调节二维图像的增益,比如甲状腺造影,需要将甲状腺组织调成无回声,仅显示气管、筋膜等为线状回声(图3)。

??图像的显示方式

造影模式下,可以采用单幅显示,也可以采用二维模式和造影模式的双幅对比显示,双幅对比显示,尤其适用于不易显示,易脱靶的病灶。

最后在注射造影剂的同时,需要打开计时器,并且点击动态存储按钮,存储动态图像便于后期分析。

图3增益的调节:甲状腺造影,需要将甲状腺组织调成无回声,仅显示气管、筋膜等为线状高回声

超声造影的报告,除了需要描述常规超声检查情况外,还要描述超声造影检查情况,包括增强开始时间、增强消退时间、增强水平、病灶增强模式、增强的均匀性、增强后病灶大小等。

另外检查时,我们一定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检查前,把握好造影剂的禁忌症,并跟患者充分沟通,签署知情同意书;

检查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过敏反应等异常情况出现;

检查结束,需要对患者留观半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