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体组织依其密度及其对X线吸收程度分类。
①高密度组织:骨或钙化,密度高,呈白色影像
②中等密度组织:软骨、肌肉、神经、实质器官、结缔组织及体液,呈灰白色影像
③低密度组织:脂肪、含气组织,呈灰黑或深黑色影像
X线图像中的“低”“中等”和“高”和“密度”分别代表什么,两者具有什么关系?
“低”“中等”和“高”代表影像的黑白程度,“密度”则指组织结构单位体积的质量,两者意义不同但具有一致性关系。
超声成像有哪些物理现象?
①指向性②反射③散射④折射⑤绕射⑥相干⑦衰减⑧多普勒效应
对比剂有什么不良反应?
副反应特异制反应(过敏反应),如恶心呕吐、皮肤瘙痒、荨麻疹、血管性水肿、喉头水肿、眼睑膜充血、支气管痉挛、呼吸困难或休克、死亡等;物理和化学反应,如疼痛、血管扩张、血压下降等
肾毒性
听神经瘤的CT表现
①肿瘤多以内耳道为中心生长,向桥小脑角池扩大,呈等、低或混杂密度肿块,内可见钙化、囊变或出血。肿瘤增大压迫脑干及小脑,出现第四脑室受压移位,伴幕上脑积水②增强扫描呈均匀、不均匀或环形强化。
简述脑出血分期及各期CT表现特点
①急性期:血肿呈边界清楚的肾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均匀高密度影;周围水肿带宽窄不一,局部脑室受压移位;②亚急性期:出血后2~7天,血肿缩小并密度减低,血肿周边变模糊;水肿带增宽;小血肿可完全吸收;③慢性期:出血2个月以后,较大血肿吸收后常遗留大小不等的裂隙状囊腔和含铁血黄素沉着:伴有不同程度的脑萎缩。
骨性胸廓由胸椎、肋骨、胸骨、锁骨、肩胛骨组成
肺纹理由肺动脉、肺静脉等组成,其中主要是肺动脉分支,支气管、淋巴管及少量间质组织也参与肺纹理的形成
支气管阻塞:(1)阻塞性肺气肿(2)阻塞性肺不张
肺实变—空气支气管征
空洞与空腔
气胸与液气胸
简述支气管扩张症的CT表现。
①柱状型支气管扩张,形成“轨道征”或“印戒征”②曲张型支气管扩张,呈念珠状③囊状型支气管扩张,可出现气-液平面④支气管黏液栓,呈“指状征”。
简述大叶性肺炎的X线表现。
①充血期:肺纹理增多,肺透明度降低②实变期:密度均匀的致密影,可出现“空气支气管征”③消散期:病变吸收,密度逐渐降低,呈散在的斑片状影。
简述小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X线表现。
①病变多位于两肺中下野的内、中带,沿肺纹理分布②表现为多发散在斑片状影,边缘模糊不清,密度不均③支气管壁充血水肿引起肺纹理增多、模糊。
简述肺脓肿的X线及CT表现
X线:病灶可单发或多发,多发者常见血源性肺脓肿,早期呈致密的团状影,后形成后壁空洞,内壁光整,常见气-液平面
CT:可见肺厚壁空洞,内有气-液平面
肺结核的好发部位、分型。
好发部位:上叶尖段、后段和下叶背段
分型:①原发型肺结核②血型散播型肺结核③继发型肺结核④结核性胸膜炎⑤其他肺外结核
简述原发综合征肺结核的X线表现。
哑铃状为其典型征象。肺野内可见斑片状原发浸润灶,肺门和纵隔有肿大淋巴结肿块影,二者之间有淋巴管炎形成的条索状阴影。
浸润性肺结核的X线表现。
①好发于肺尖和锁骨下区②多种性质的病变同时存在,如渗出、增殖、散播、纤维化和空洞等
简述中央型肺癌的典型X线及CT表现。
X线:早期:常无异常表现,偶然有局限性肺气肿或阻塞性肺炎表现
中晚期:肺门区肿块,呈分叶状或边缘不规则状,可伴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张
CT:1.支气管改变:管壁增厚、管腔狭窄
2.肺门肿块:分叶状或不规则,常伴有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张
3.侵犯纵膈结构
4.肺门纵膈淋巴结转移
简述周围型肺癌的典型X线及CT表现。
X线:早期肺癌:主要表现为肺内结节阴影,常见分叶征、毛刺征或胸膜凹陷征。
中、晚期肺癌:多表现为肺内球形肿块影,可见分叶、短细毛刺及胸膜凹陷征;有空洞的肺癌为厚壁空洞,空洞壁厚薄不均,内缘凹凸不平,有壁结节。
CT:早期:表现为磨玻璃结节
中晚期:边缘可见分叶、毛刺以及胸膜凹陷征,可形成厚壁偏心空洞
肺结核球和周围型肺癌的影像学鉴别
结核球多数为圆形。边界整齐,无毛刺,少有胸膜凹陷征,内部常有环形、弧形或斑片钙化,周围多有卫星灶;周围型肺癌多为分叶状肿块,有短细毛刺,可有空泡征但很少有钙化,多有胸膜凹陷
结核球
周围型肺癌
大小
较大
较小
轮廓
清晰、光滑
分叶、毛刺
钙化
可有
少见
卫星灶
有
少见
胸膜凹陷征
无
有
简述纵膈肿瘤及特定好发部位
①胸腔入口区:甲状腺肿块(成人)、淋巴管瘤(儿童)
②前纵膈:胸腺瘤、畸胎瘤(右前心膈角区多见心包囊肿和脂肪瘤)
③中纵膈:淋巴瘤、纵膈淋巴结转移、支气管囊肿
④后纵膈:神经源性肿瘤,如神经纤维瘤、神经鞘瘤、节细胞神经瘤
胃溃疡的钡餐X线表现
1、直接征象:①龛影或钡斑②龛影周围水肿带:粘膜水肿线1-2mm、项圈征、狭颈征③粘膜纠集。
2、间接征象:①分泌增加,空腹潴留液②局部压痛③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