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兽医微生物免疫技术练习题及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细菌代谢产物中,与致病性无关的是()
A、热原质
B、毒素
C、细菌素
D、血浆凝固酶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细菌素是某些细菌产生的一类具有抗菌作用的蛋白质,其作用范围相对狭窄,主要对与产生菌有亲缘关系的细菌有杀伤作用,与细菌致病性无直接关系。而毒素可直接损伤机体组织细胞;血浆凝固酶能使血浆发生凝固,有助于细菌在体内的存活和扩散;热原质可引起机体发热反应,均与细菌致病性相关。
2.G+菌和G-菌细胞壁共同具有的组分是()
A、肽聚糖
B、蛋白质
C、脂多糖
D、磷壁酸
E、脂类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G+菌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其肽聚糖层厚且交联紧密;G-菌细胞壁肽聚糖层薄且交联疏松,外有脂蛋白、外膜等结构,但二者都有肽聚糖。蛋白质不是细胞壁共同具有的主要组分;脂多糖是G-菌细胞壁特有的成分;磷壁酸是G+菌细胞壁特有的成分;脂类不是细胞壁共同具有的典型特征性组分。
3.维持细菌固有形态的结构是()
A、S层
B、拟核
C、细胞壁
D、细胞膜
E、细胞质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细胞壁是位于细胞膜外的一层较厚、较坚韧并略具弹性的结构,其功能之一是维持细菌的固有形态,保护细菌抵抗低渗环境,承受胞内强大的渗透压而不破裂。S层主要起分子筛和屏障作用等;拟核是细菌的遗传物质所在区域;细胞膜主要功能是物质转运等;细胞质是细菌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4.细菌内毒素的化学成分是()
A、肽聚糖
B、脂多糖
C、蛋白质
D、脂类
E、磷壁酸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细菌内毒素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中的脂多糖成分,当细菌死亡裂解后释放出来。肽聚糖是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之一,但不是内毒素;蛋白质一般不是细菌内毒素的化学成分;磷壁酸是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的特有成分;脂类范围较广,不准确指向细菌内毒素的化学成分。
5.接合是以下列哪种为媒介()
A、细菌菌毛
B、细菌荚膜
C、噬菌体
D、细菌鞭毛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细菌接合是指细菌通过细胞间的直接接触进行遗传物质的传递,这种接触依赖于细菌菌毛。细菌菌毛可介导细菌细胞间的相互作用,使供体菌与受体菌紧密接触,从而实现遗传物质的转移。而细菌荚膜主要起保护细菌等作用;噬菌体是病毒,不是细菌接合的媒介;细菌鞭毛主要与细菌的运动有关,与细菌接合无关。
6.下列哪种消毒剂可用于畜禽厩舍、车轮和设施环境等的消毒()
A、10%~20%漂白粉
B、过氧化氢
C、碘酊
D、环氧乙烷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10%~20%漂白粉可用于畜禽厩舍、车轮和设施环境等的消毒。过氧化氢主要用于伤口消毒等;环氧乙烷常用于医疗器械等的消毒灭菌;碘酊主要用于皮肤消毒。而漂白粉是常用的消毒剂,可用于环境消毒,10%~20%的浓度适用于畜禽厩舍等较大范围的环境消毒。
7.检测细菌是否具有鞭毛结构可用哪种培养基()
A、固体培养基
B、液体培养基
C、半固体培养基
D、以上选项都不对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半固体培养基用于检测细菌是否具有鞭毛结构。有鞭毛的细菌可在半固体培养基中沿穿刺线向周围扩散生长,无鞭毛的细菌只能沿穿刺线生长,所以通过观察细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能判断其是否有鞭毛。
8.外毒素的特点不包括()
A、化学性质为蛋白质
B、毒性极强,往往可致死
C、菌体破裂后释放出来
D、免疫原性强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外毒素是细菌在生长过程中由细胞内分泌到细胞外的毒性物质,而不是菌体破裂后释放出来。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中的脂多糖,只有当细菌死亡溶解或用人工方法破坏菌细胞后才释放出来。外毒素化学性质为蛋白质,毒性极强,往往可致死,免疫原性强。
9.自然界中微生物生长繁殖的第一天然培养基是()
A、水
B、土壤
C、培养基
D、空气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土壤是微生物生长繁殖的第一天然培养基,土壤中含有丰富的有机和无机物质,能为微生物提供各种营养物质、合适的酸碱度、渗透压和氧气条件等,适合多种微生物生长。空气主要为需氧微生物提供氧气,不是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水是微生物生存的重要环境,但不能提供全面营养;培养基是人工配制的,不是天然的。
10.炭疽杆菌在猪的咽喉部位呈现()
A、典型的竹节状
B、球状
C、螺旋状
D、弯曲且粗细不均
正确答案:D
11.对病毒包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化学成分为蛋白质、脂类及多糖;
B、具有病毒种、型特异性抗原;
C、可保护病毒
D、包膜溶解可使病毒灭活;
E、表面凸起称为壳粒;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病毒包膜表面的凸起称为刺突,而壳粒是病毒衣壳的亚单位。病毒包膜化学成分为蛋白质、脂类及多糖,具有病毒种、型特异性抗原,包膜溶解可使病毒灭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