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人格心理学概述.ppt
文件大小:1.18 MB
总页数:69 页
更新时间:2025-05-29
总字数:约4.56千字
文档摘要

(2)另一些学者认为,容易抑郁的人总是用最可能导致抑郁的方式来解释周围世界。他们很容易回忆起不愉快的体验,遇到事情总是往消极方面想,总是看不到自己的优点等。简言之,人之所以变得抑郁,是因为他们已经准备好要产生抑郁的思想。第30页,共6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因而,人格,“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第31页,共6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不同的人格研究范型第32页,共6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精神分析范型(弗洛伊德)1.突出特点:强调生物性的本能2.人格结构:早期:精神分为意识、前意识、无意识。后期: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和超我。第33页,共6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人格看法:人是“本我”的奴隶,本我的能量“利比多”决定着人的行为表现。认为人类的一切行为都是导致个体“紧张”的本我能量追求释放的外在体现。第34页,共6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4.人性观:性恶论:认为无意识心理对他们行为方式的差异起着很大的作用。弗认为“人甚至不是自己心灵的主人,注定要成为自己性欲和攻击的本能的牺牲品,这就是人类悲剧的根源。”第35页,共6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5.理论结构:精神层次理论、人格结构理论、释梦理论、性本能理论和自我防御机制理论等。6.关键词:无意识、泛性论、防御机制、梦的解析第36页,共6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新精神分析范型(荣格、阿德勒和艾里克森)1.突出特点:突出自我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自我能够一边应对内在的情绪和驱力,一边满足外在他人的要求。2.理论观点:强调对“自我”的认同的自我人格理论。表现为:第37页,共6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不再过分强调“本我”的重要性,突出了“自我”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不再过分强调“本能论”或“泛性论”,而是强调“文化”和“社会因素”对人格的影响;第38页,共6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不再认为人是性欲和攻击的本能的牺牲品,强调人的自尊和对自尊心的启发,强调自我的理性,认为人有能力发展自己、改变自己、完善自己,并对未来持乐观的态度。不再主张“性恶论”转向主张“性善论”第39页,共6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评价:新精神分析家们虽然强调自我、认同及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但他们所描述的并不是具有社会性的人们,而是在一个人自己的生物性的、内在紧张下行动着的个人。第40页,共6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新精神分析仍然保留无意识、防御机制、梦的解析等概念,依然同意童年早期经历影响到人格发展的观点。因而其基本思想、观点和弗没有本质的区别。第41页,共6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从经典精神分析过分强调“本能论”或“泛性论”,走向分析强调“文化”和“社会因素”对人格的影响。人性观从悲观的性恶论转向积极向上的性善论。第42页,共6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4.理论代表与主要思想:(1)荣格:分析心理学--意识自我、个体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2)阿德勒:个体心理学--自卑情结、追求卓越、社会环境重要性第43页,共6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卡伦.霍妮:女性心理学子宫妒羡对阴茎妒羡、基本焦虑、自我(真实自我、轻视自我、理想自我、应该之暴君)、神经症及应对策略第44页,共6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4)客体关系理论--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的概念连接玛格丽特自.马勒:共生理论梅兰妮.克莱恩:关系理论海因茨.科胡特:自恋障碍第45页,共6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5)艾里克.埃里克森:自我心理学自我认同、认同危机(统一性混乱)第46页,共6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6.关键词:自我、认同第47页,共6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生物学取向(汉斯.艾森克)1.主要特点:用遗传素质和生理过程来解释人格的个体差异。2.人格观点:认为人生来并不是一块被环境书写的“白板”,而是具有某种先天素质和能力。其中遗传基因、神经内分泌系统、身体的天赋、生理健康等,会影响到人格。第48页,共6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理论组成:(1)自然选择、机能主义和进化人格理论(达尔文):进化过程中人类的某些适合生存的特征(速度、智商、社交性等)会被选择性地受到基因遗传。(2)气质的个体差异(艾森克):外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