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4年8月高等教育心理学练习题库(含答案解析).docx
文件大小:12.95 KB
总页数:29 页
更新时间:2025-05-28
总字数:约8.83千字
文档摘要

2024年8月高等教育心理学练习题库(含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某大学生既想自主创业,但同时又害怕自主创业的压力,这属于动机冲突中的()

A、双避冲突

B、趋避冲突

C、双重趋避冲突

D、双趋冲突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趋避冲突是指同一目标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人既希望接近,同时又不得不回避,从而引起的冲突。题干中大学生既想自主创业(有吸引力)又害怕自主创业的压力(有排斥力),符合趋避冲突的特点。而双趋冲突是指两个目标都有吸引力,只能选择其一;双避冲突是指两个目标都想回避,但只能回避其一;双重趋避冲突是指有多个目标,每个目标都有吸引和排斥两方面,这里均不符合。

2.坚持以人为本研究路线的心理学流派是()

A、格式塔心理学

B、行为主义心理学

C、精神分析心理学

D、人本主义心理学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与尊严,主张心理学应研究对个人和社会有意义的问题,关心人的本性、潜能、经验、价值、创造力和自我实现等。精神分析心理学主要关注潜意识和本能;格式塔心理学强调对整体的认知;行为主义心理学侧重于研究可观察的行为。

3.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A、经验思维

B、聚合思维

C、常规思维

D、发散思维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思维。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沿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它不墨守成规,不局限于传统的做法,有更多的创造性成分,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常规思维是指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用惯常的方法、固定的模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经验思维是以经验为依据决断问题的思维形式;聚合思维是将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答案或最好的解决方案的思维形式。这几种思维都不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

4.心理辅导教师指出来访者自身存在的矛盾,让来访者透过自己言语和非言语的不一致,觉察到自己尚未留意的现象这属于个别心理辅导的()技术

A、具体化

B、面质

C、情感回应

D、共情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面质技术是指咨询者指出来访者身上存在的矛盾,促进来访者的探索,最终实现统一。题干中教师指出来访者自身存在的矛盾,让来访者觉察到尚未留意的现象,符合面质技术的特点。具体化技术是帮助来访者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情感回应是对来访者的情感进行反馈;共情是理解和感受来访者的内心世界。所以答案选B。

5.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目的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是指教师的()

A、教学监控能力

B、教育机智

C、教学效能感

D、教学反思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目的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的回顾和思考。教学效能感是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主观判断。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随机应变的能力。所以题干描述的是教学监控能力。

6.在团体心理辅导的团体发展过程中,其活动主要在于增进团体之间的信任,加强团体合作的阶段是()

A、过渡阶段

B、初创阶段

C、结束阶段

D、工作阶段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过渡阶段的活动主要在于增进团体成员之间的信任,加强团体合作。初创阶段主要是成员相互认识、建立团体契约;工作阶段聚焦于实现团体目标、解决问题等;结束阶段则是总结回顾、处理分离情绪等。

7.道德品质形成和转化的前提与基础是()

A、转变

B、遵从

C、醒悟

D、巩固

正确答案:C

8.在人性的叙述中,认为人拥有自觉和自由以做出人生基本的抉择的是()学派

A、行为主义

B、认知主义

C、存在主义

D、人本主义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存在主义强调个人的存在、自由选择和责任。它认为人拥有自觉和自由以做出人生基本的抉择,每个人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人本主义强调自我实现等;认知主义主要关注认知过程;行为主义侧重于可观察到的行为。所以在人性叙述中,认为人拥有自觉和自由以做出人生基本抉择的是存在主义学派。

9.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指的是人际沟通的()

A、心理功能

B、协调功能

C、社会功能

D、管理功能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体现的是人际沟通的社会功能。它强调通过与他人交流,获得了超越自身读书积累的宝贵知识和深刻见解,有助于个体更好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在社会交往中不断成长和进步,符合人际沟通社会功能的内涵。

10.心理健康教育的灵魂和根基是()

A、主体性

B、发展性

C、科学性

D、全体性

正确答案:C

二、多选题(共20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