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医学心理学心理应激研究框架.pptx
文件大小:3.22 MB
总页数:27 页
更新时间:2025-05-29
总字数:约2.88千字
文档摘要

医学心理学心理应激研究框架演讲人:日期:

CONTENTS目录01基本概念解析02应激发生机制03影响因素分析04临床评估方法05干预策略研究06实践应用领域

01基本概念解析

心理应激定义与内涵心理应激概念指个体面临或觉察到环境变化对机体有威胁或挑战时,产生的心理、生理反应的过程。01应激的内涵包括应激源、应激反应和应激结果三个要素,其中应激源是指引起应激反应的刺激或情境。02应激的意义适度的应激有助于提高个体的应对能力,但长期的、过强的应激则可能对个体产生负面影响。03

应激反应核心要素包括神经、内分泌、免疫等多个系统的变化,如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呼吸加深加快等。生理反应包括情绪、认知、行为等多个方面的变化,如焦虑、紧张、抑郁、逃避等。心理反应应激时个体表现出的行为反应,包括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种。行为反应

医学心理学学科定位医学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心理社会因素对人类健康与疾病的影响及其相互转化过程中的作用规律的科学。学科性质学科任务学科特点探讨和解决人类在健康或患病,以及二者相互转化过程中的一切心理问题,提高医疗质量和人类健康水平。强调心身统一的整体观点,重视心理社会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以及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技术解决医学领域的问题。

02应激发生机制

神经内分泌调控路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应激时,下丘脑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刺激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进而促使肾上腺皮质分泌糖皮质激素(GC),如皮质醇,参与应激反应。交感神经系统神经递质和神经肽应激时,交感神经兴奋,释放去甲肾上腺素(NE)和肾上腺素(E),引起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呼吸急促等生理反应。应激时,大脑内多种神经递质和神经肽,如γ-氨基丁酸(GABA)、5-羟色胺(5-HT)等,参与调节应激反应。123

认知评价中枢作用认知评价理论美国心理学家拉扎勒斯提出的理论,认为个体对应激源的认知评价决定了应激反应的性质和强度。01初级评价和次级评价初级评价判断应激源对自身是否有害或有利,次级评价评估自身应对能力。02应激反应的个体差异不同个体对同一应激源可能产生不同的认知评价,从而导致不同的应激反应。03

直接针对应激源采取措施,如消除应激源、改变环境等。问题应对通过调节情绪来应对应激,如寻求社会支持、表达情绪等。情绪应对避免与应激源接触或逃避应激环境,如回避社交场合、逃避现实等。回避应对行为应对模式分类

03影响因素分析

个体心理特质差异认知评价个体对压力源的认知评价,如对压力源的看法、态度等,会影响心理应激的产生和应对。03个体的神经质、外向性、开放性等人格特质,与心理应激的产生和强度有一定关联。02人格特质应对方式不同个体面对同样的压力时,采取的应对方式可能不同,影响心理应激的产生和结果。01

社会环境压力源家庭氛围、家庭支持、婚姻状况等因素,对个体的心理应激有重要影响。家庭因素工作压力社交环境工作环境、职业压力、工作满意度等,是影响心理应激的重要因素。社交关系、社交支持、社交技巧等,也会影响个体的心理应激水平。

疾病交互作用机制心理生理机制心理应激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等生理机制,影响身体的生理功能和健康。01行为机制心理应激可能影响个体的行为方式,如饮食、运动、吸烟等,从而影响健康。02疾病进程心理应激可能加速某些疾病的进程,如心血管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等。03

04临床评估方法

抑郁量表用于评估患者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包括情绪、认知、生理等多方面表现。焦虑量表用于评估患者焦虑症状的严重程度及其影响范围,有助于确定焦虑的类型。生活质量量表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包括身体、心理、社会等多个层面,反映患者全面健康状况。心理应激量表专门用于评估患者心理应激水平,有助于发现应激源和应激反应。心理量表标准化工具

生理指标检测体系自主神经系统功能检测免疫功能检测神经内分泌系统检测生理反应检测通过测量心率、呼吸频率、皮肤电阻等生理指标,评估患者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检测皮质醇、儿茶酚胺等激素的水平,了解患者应激反应的程度。评估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以发现患者是否存在免疫紊乱的情况。测量血压、肌肉张力等生理反应,了解患者对应激的生理反应情况。

综合诊断模型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将多个生理、心理指标作为自变量,以某种心理或行为表现作为因变量,建立数学模型。结构方程模型将多个变量按照因果关系建立模型,探讨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机制。神经网络模型通过模拟人脑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关系,建立预测和分类模型,用于心理疾病的辅助诊断。决策树模型根据患者的生理、心理指标,构建决策树,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05干预策略研究

认知行为疗法应用认知重构通过调整患者不合理的认知模式,改变其对应激事件的看法和态度,减轻心理应激。01行为技能训练帮助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