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模拟题(含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机器人终端效应器(手)的力量来自()。
A、机器人的全部关节
B、机器人手部的关节
C、决定机器人手部位置的各关节
D、决定机器人手部位姿的各个关节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机器人终端效应器(手)的力量来自决定机器人手部位姿的各个关节。机器人手部位姿包括位置和姿态等,而决定其位姿的各个关节协同作用来实现手部的动作和力量输出,从而完成各种任务,仅手部关节或决定手部位置的关节都不能全面涵盖,机器人的全部关节范围太宽泛不准确,所以是决定机器人手部位姿的各个关节。
2.PLC在输入采样阶段执行的程序是()。
A、用户程序
B、系统程序
C、初始化程序
D、其它
正确答案:B
3.机器人的精度主要依存于机械误差、控制算法误差与分辨率系统误差。一般说来()。
A、机械精度高于控制精度
B、重复定位精度高于绝对定位精度
C、绝对定位精度高于重复定位精度
D、控制精度高于分辨率精度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重复定位精度是指机器人重复到达某一目标位置的精确程度,它主要受机械误差和控制算法误差等影响。绝对定位精度是指机器人实际到达位置与目标位置之间的精确程度,除了机械误差和控制算法误差外,还受分辨率系统误差等影响。一般情况下,重复定位精度要高于绝对定位精度。机械精度和控制精度、控制精度和分辨率精度之间并没有绝对的高低之分,它们相互影响共同决定机器人的精度。
4.调用例行程序R1的正确写法是()。
A、PROCA.LLR1
B、R1;
C、CALLR1;
D、ROUTINER1
正确答案:B
5.以下哪个指令一般会用在机器人初始化子程序中()。
A、MOVEABSJ
B、OFFS
C、ACCSET
D、CROBT
正确答案:C
6.在一般焊接应用中,机器人常使用()类型的标准IO板卡。
A、DSQC651
B、DSQC652
C、DSQC653
D、DSQC654
正确答案:A
7.在-T操作机动力学方程中,其主要作用的是()。
A、A哥氏项和重力项
B、B重力项和向心项
C、C惯性项和哥氏项
D、D惯性项和重力项
正确答案:D
8.指令“VARnumreg1{3}:=[1,2,3];reg2:=reg1{2};”reg2被赋值为()。
A、1
B、2
C、3
D、0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这是一道关于数组元素赋值和引用的题目。首先定义了一个数组`numreg1{3}`并初始化为`[1,2,3]`,然后`reg2:=reg1{2}`,这里是引用数组`reg1`的第二个元素,在数组中第二个元素的值是2,所以`reg2`被赋值为2,因此答案是[B]。
9.相机镜头到被检测物体之间的距离是()。
A、景深
B、视野
C、物距
D、焦距
正确答案:C
10.关于机器人操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不要佩戴手套操作示教盒
B、工作结束时,应将机器人置于零位位置或安全位置
C、操作人员只要保持在机器人工作范围外,可不佩戴防具
D、D.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上岗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在机器人操作过程中,即使操作人员保持在机器人工作范围外,也必须佩戴防具,以防止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对人员造成伤害,所以选项C说法错误。选项A,佩戴手套操作示教盒可能会影响操作的精准度甚至引发安全问题,所以不要佩戴手套操作示教盒是正确的;选项B,工作结束时将机器人置于零位位置或安全位置,有助于保护机器人和保障后续工作安全,是正确的操作;选项D,操作人员经过培训上岗能更好地掌握机器人操作技能和安全注意事项,确保操作安全准确,是必要的要求。
11.所谓无姿态插补,即保持第一个示教点时的姿态,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机器人沿()运动时出现。
A、平面曲线
B、直线
C、空间曲线
D、平面圆弧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无姿态插补通常是机器人沿直线运动时出现,沿直线运动时为保持第一个示教点的姿态会有无姿态插补情况。
12.为防止触摸屏误操作,可通过示教盒的“主菜单”,点击()来锁定触摸屏。
A、手动操纵
B、校准
C、资源管理器
D、锁定屏幕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通过示教盒的“主菜单”点击“锁定屏幕”选项可以锁定触摸屏,这样能有效防止触摸屏误操作。而“手动操纵”主要用于控制机器人的运动;“校准”是对触摸屏精度等进行调整;“资源管理器”主要用于管理相关资源,均与锁定触摸屏防止误操作无关。
13.远程控制,从主程序启动机器人程序,可使用系统输入()。
A、START
B、MOTORONSTART
C、STARTATMAIN
D、RUN
正确答案:C
14.并联型负反馈使放大器()。
A、A输入电阻增大
B、B输入电阻下降
C、C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