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自动变速器构造与维修第2版
配套课件;学习目标;第1章自动变速器基础知识;学习目标;1.1汽车的传动方式;1.1汽车的传动方式;机械传动的缺点:
①采用人力换挡,换挡时动力传输要中断。
②传动系统受到附加冲击力、动态负荷大。
③行驶阻力的变化直接改变发动机的状况,为了充分利用发动机的功率,使变速器结构复杂。
④对于换挡频繁的车辆,缩短了主离合器片的使用寿命和更换周期,增加了维修时间,从而降低了使用效率。
;图1-1机械传动系统;1.1.2液力机械传动
液力传动装置的种类:液力耦合器、液力变矩器
;图1-2液力机械传动系统;液力机械传动的主要优点:
①能在一定范围内根据行驶阻力的变化自动进行无级变速。
②降低了发动机及传动系统零件的冲击负荷。
③使车辆起步平稳,并可以较低的速度稳定行驶,提高了车辆的可操作性。
④液力变矩器采用液体介质传递动力,而且其冷却系统中的油泵、滤油器、冷却器等液压组件同时兼具换挡机械变速器液压操纵系统的特点,为自动换挡或动力换挡提供了条件。
;;;;1.1.4电力传动
电力传动的优点:
动力装置和车轮易布置与维修;
可实现无级变速,操纵方便;
不用变速器,易实现自动化;
与静液传动相比,传动效率高。
电力传动的缺点:
价格高、能容量小。
;1.2汽车变速装置;;;1.3自动变速器的分类及特点;;;;;;;1.4自动变速器的使用;A)选档杆位于转向柱上(怀挡);B)选档杆位于中控台上;1.4.2变速杆的档位使用;b)手自一体变速器档位图;挡位标识;1.5自动变速器的发展;本章小结;第2章液力自动变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学习目标;2.1液力耦合器;2.1.2液力耦合器的工作原理;图2-2液力耦合器工作示意图;2.1.3液力耦合器的工作效率;;;;2.2液力变矩器;2.2.2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
;图2-6液力变矩器工作原理图;2.2.3液力变矩器特性及工作效率;2.2.4典型液力变矩器
1.三元件综合式液力变矩器
组成:泵轮、涡轮、导轮、单向离合器;;;;2.2.5液力变矩器的冷却补偿系统
;本章小结;3.与液力耦合器不同的是,在液力变矩器的泵轮和涡轮之间,安装有导轮。
4.对于液力变矩器,在液体循环流动的过程中,固定不动的导轮给涡轮一个反作用力矩,使涡轮输出的转矩不同于泵轮输入的转矩。
5.闭锁式液力变矩器,可以实现液力变矩器传动和机械直接传动两种工况,把两者的优点结合于一体。
;第三章行星齿轮变速器结构与工作原理;学习目标:
掌握行星齿轮机构变速原理
掌握辛普森式自动变速器行星齿轮机构的结构及四速自动换挡原理
掌握拉威娜式自动变速器行星齿轮机构的结构及四速自动换挡原理
掌握自动变速器施力装置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了解五速、六速自动变速器变速机构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3.1齿轮传动的一般规律;;图3-1齿轮传动机构;;;3.2行星齿轮机构的结构与传动原理;;3.2.3行星齿轮机构的变速原理;运动规律分析:;3.2.4多排行星齿轮机构;序号;3.2.5行星齿轮传动的优缺点:
优点:
⑴体积小、质量小、结构紧凑、承载能力大
⑵传动效率高
⑶传动比较大,可实现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⑷运动平稳
缺点:
材料价格高、结构复杂、制造安装困难;3.3行星齿轮变速器的换挡执行机构的工作原理;2、离合器的组成
;3、离合器的工作过程
;3.3.2制动器
1、制动器的分类及组成
⑴湿式多片制动器;⑵带式制动器;;2、离合器和片式制动器的区别
⑴所连接元件:离合器连接轴;制动器不连接轴
⑵所连接元件数量:离合器最多可连接两个行星排元件;一组制动器只能固定一个
⑶离合器是旋转的;制动器是固定的
;3.3.3单向离合器
使内座圈与外座圈只能相对一个方向旋转;图3-9楔块式单向离合器
1-外座圈;2-卡块;3-弹簧;4-内座圈;3.4典型行星齿轮传动原理及工作分析;图3-10辛普森自动变速器结构;施力装置
挡位;1、四速辛普森式汽车自动变速器的施力装置;1)C0:连接超速行星排的齿圈与行星架
2)F0:连接超速行星排的齿圈与行星架
3)B0:固定超速行星排的太阳轮
4)C1:连接前传动轴与后传动轴
5)C2:连接前传动轴与太阳轮
6)F1:连接B2与太阳轮,限制太阳轮逆时针转动
7)B1:固定太阳轮
8)B2:固定F1外圈,与F1配合限制太阳轮逆时针转动
9)F2:连接壳体与前行星架
10)B3:连接壳体与前行星架
;2、辛普森式行星齿轮机构的传动路线
(1)D位3档传动路线;(2)D位2档传动路线;(3)D位1档传动路线;(4)D位4档传动路线;;(6)强制(手动)1档传动路线
动作元件:C0、C1、B3
传动路线与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