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星辰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导体多短针雷电放散装置
河南星辰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导体多短针雷电放散装置
介绍与安装
技术部:薛淑芳
导体多短针雷电放散装置介绍与安装指南
一、装置介绍
导体多短针雷电放散装置是一种基于尖端放电原理的新型雷电防护设备,专为架空线路塔杆、风电场、通信设施、民用与工业建筑等设计,旨在通过高密度短针阵列实现主动电荷中和与高效雷电流疏导。
核心特点:
多短针设计:装置由数万根极细不锈钢短针(直径≤0.2mm)构成,曲率半径极小,能够在积累少量电荷时即引发尖端放电,有效避免电荷在输电塔顶部积累。
高频电荷中和:当电荷积累量仅为传统避雷针的1/100时,短针即触发高频(1000次/秒)、低能量(10mJ)的电晕放电,提前中和地面感应电荷,阻断雷击离子化通道的形成,将雷击概率降低70%以上。
电流分流与等电位面构建:雷击发生时,雷电流通过多根短针同步导入接地系统,利用导体网格(≥Φ8mm镀锌圆钢)实现电流分流,单根引下线承载电流降低至传统方案的1/5,避免单点过载。密集短针在被保护物体顶部形成等电位面,削弱周边区域电场强度,使相邻物体雷击风险降低40%。
耐腐蚀与长寿命:关键部件采用316L不锈钢材质,表面镀银处理,耐盐雾腐蚀≥5000小时,维护成本低,使用寿命可达20年以上。
适应性强:装置自重小,抗风载能力强(可抵御55米/秒风速),安装便捷,无需改造原有结构,适用于各种高大的建筑物和设施。
应用场景:
电力系统:输电杆塔、变电站等场所的防雷保护。
通信设施:5G基站、微波塔等通信设备的防雷保护。
新能源设施:风电场集电线路、光伏电站等新能源设施的防雷保护。
民用与工业建筑:高层建筑、储油罐、桥梁等民用与工业建筑的防雷保护。
二、安装指南
安装前准备:
场地评估:对安装现场进行详细勘察,考虑周边的制高点、坡度、附近是否有水体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安装位置。
材料准备:准备符合要求的导体多短针雷电放散装置,包括短针、接闪器主体、连接线等部件,以及必要的安装工具。
确定安装基础:在建筑物或塔架的合适位置确定放散装置的安装基础,确保基础牢固可靠。
安装步骤:
组装装置:在地面或安全的工作平台上对雷电放散装置的主体部分进行组装,将短针按照设计的间距和角度安装在接闪器主体上。
安装装置:将组装好的主体部分安装到预先设置好的基础上,使用螺母等连接件将其牢固固定在基础的固定件上。
连接接地线:将雷电放散装置的接地线与接地系统进行可靠连接,确保接地电阻符合要求(通常≤10Ω)。接地系统应采用环形或辐射状接地网,增强泄流能力。
检查与测试:检查整个雷电放散装置的安装是否牢固,短针是否有松动、变形或损坏的情况。使用接地电阻测试仪对整个接地系统进行接地电阻测试,确保接地电阻在合格范围内。
安装注意事项:
安装位置选择:杆塔在周围是高点且没有安装避雷器等雷电泄放装置、杆塔周围有大片树林等容易引雷的区域、杆塔处于峡谷中气流变化随气候变化较大的区域以及其他有雷电活动的区域,应优先考虑安装导体多短针雷电放散装置。
短针间距与高度:短针间距和高度需根据电场分布模拟确定,避免防护盲区。一般来说,线状装置沿塔体顶部边缘安装一周,数量由塔顶宽度决定(如塔顶面宽度1.5m时安装4根,1.5~2.5m时安装6根,2.5~3.2m时安装8根)。
抗风载能力:装置自身应具有强大的抗风载能力,能够抵抗55米/秒的风速,确保在恶劣天气条件下仍能稳定工作。
外观要求:装置外观应光滑平整、无飞边和毛刺,放散电极应坚挺、无弯曲,且呈均匀分布散开的形状。
维护与检查: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装置的连接情况和外观状态,确保无松动、腐蚀或损坏。
清洁保养:清洁装置表面的灰尘和污垢,保持其清洁和良好工作状态。
故障处理:如发现装置异常或故障,应及时联系专业人员进行检修和维护。单根短针损坏不影响整体功能,更换时间应小于3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