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型验证方法与过程
①整车人机工程布置合理性
目录②外造型强制标准及标准的研究分析
③造型阶段的工程设计及生产可行性分析
整车人机工程布置合理性
汽车造型是美学、结构力学、空气动力学等多学科
约束的一个综合性设计问题。由于国内的汽车设计
工程起步较晚,多数的汽车设计与制造公司在汽车
造型设计之初忽略了对汽车造型特征进行大量工程
可行性的研究,造型的设计过程和结果评价一般还
是靠造型师的经验,所以造型设计往往是在“发现
错误”与“返回修改”的过程中反复,浪费了大量
的人力、时间而无法取得好的设计结果。所以本文
开展汽车造型特征的工程可行性分析的研究具备很
大的工程价值,为汽车设计工程中的造型设计工作
提供较为有效的帮助,提高汽车造型设计的准确性
高效性和动态性。
整车人机工程布置合理性
整车人机工程的研究主要从驾驶者安全性、操作方便性和舒适性安全性、操作方
便性和舒适性方面进行考虑。
1.1行人保护的研究分析
行人保护相关的法规要求在国内还没有强制要求,但以人为本的思想已经慢慢地
深入到汽车造型上。由于行人保护需要检测部门做试验来检验是否满足法规要求,
见图1~图3。在造型阶段就需要针对行人保护的布置空间要求来进行研究分析。
整车人机工程布置合理性
1.2前、后开度及上、下车方便性的研究分析
上、下车方便性也是在进行外造型设计时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对人体生理
和汽车结构相互关系的研究,可以得到人体上下车方便性的角度和相关尺寸范围。
首先,应该确定设计中车门立柱的布置是否符合要求,图4给出了前座不能翻倒的轿车车
身立柱与座椅相对位置的推荐值。当车门立柱直立时,前、后座入座都会感到很不便,
如果将门立柱适当倾斜,则可以大大改善入座的方便性,见图5。
其次,侧壁的倾斜度对上、下车的方便性也有很大的影响。如图6所示,当K值(车门
上缘与门槛之间的间距)为零时,乘客的上身必须倾斜30°以上才能进入车内,入座很
费劲,轿车的K值一般取100~150mm(视车身高度有所变化),则人的上身只需稍许倾斜
即可入座。
必须指出,当K值过大时,下车时也不方便;同时,将由于上下比例失调而影响汽车的
外观,而内部空间也利用不好,影响乘员的头部空间和乘坐舒适性;而且玻璃升降占用
车门内腔的空间太大,也会使车门增厚。
所以在造型阶段就应该对其进行分析,确保乘客上、下车方便。
整车人机工程布置合理性
整车人机工程布置合理性
整车人机工程布置合理性
1.3组合仪表可视性及人眼的舒适性分析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必须要保证符合要求的国标人体坐在座椅上能清晰地看到组合仪
表上的信息,并且人眼在行车过程中无炫目和不舒服的感觉。对于外造型而言,主要受前
风窗玻璃的角度和曲率的影响,因此必须进行充分的校核,确保行车安全。图7给出了组
合仪表遮光性及前风窗玻璃对光线的折射要求的校核图,保证无论来自外部还是内部的光
线通过前风窗玻璃折射后都不能进入人眼区域。
外造型强制标准及标准的研究分析
汽车在出厂销售前必须通过汽车产品强制性项目检验,在汽车造型阶段需要完成强制标
准检验报告。
2.1驾驶员前方视野要求
驾驶员应能看到保险杠前方12m远处,5m高度的红绿灯。
外造型强制标准及标准的研究分析
2.2整车外廓尺寸
根据国标的要求,车辆最大尺寸(长×宽×高)为12000mm×2500mm×4000mm。在
满载时,外后视镜底边离地高度小于1800mm时,其单侧外伸量不得超出汽车最大宽度处
200mm;在汽车的顶窗或换气装置处于开启状态时不得高出300mm。在2007年国家产品目
录中规定了小排量汽车两厢式总长小于4m,车宽小于1800mm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