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人体工程学在车身设计中的应用.ppt
文件大小:14.59 MB
总页数:52 页
更新时间:2025-05-29
总字数:约5.45千字
文档摘要

第二节汽车驾驶员眼椭圆及视野设计第31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眼椭圆样板在车身视图上的定位由H点水平调节量和眼椭圆百分位选样板在侧视图上,由最后H点向上作635mm垂直工作线和水平工作线,交点为眼椭圆自身坐标原点(靠背角25度,偏差可查表)在俯视图上定位第二节汽车驾驶员眼椭圆及视野设计第32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眼椭圆样板定位第二节汽车驾驶员眼椭圆及视野设计第33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前方视野在车身布置图上,根据眼椭圆可作出驾驶员的前方视野范围。前方视野的要求最小垂直视角:上视角应保证能观察到车辆前方12m远、5m高的信号灯,下视角不应在车辆前端产生过大的盲区。最小水平视角:一般大与70°。关于人车视野性设计眼椭圆定位方法第34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视野盲区确定前方视野盲区包括由方向盘产生的仪表板盲区,以及由车身前、中、后支柱等因素形成的视野盲区。车身设计中应减小盲区,扩大视野。图为由轿车各支柱形成的视野盲区。关于人车视野性设计车身各支柱形成的视野盲区第35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仪表板盲区校核关于人车视野性设计第36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后方视野(车内后视镜、车外后视镜)后视镜设计主要包括正确选择曲率半径、镜面大小、安装位置及倾角、后视镜个数以及为实现后视野设计要求的后视镜结构设计。关于人车视野性设计第37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关于人体工程学在车身设计中的应用第1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人体工程学(人机工程学)是20世纪50年代初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科学,其目的在于研究、解决工程技术设计与人体之间的关系,简单地说是研究人与机械的关系。人机系统(man-machinesystem):人与机器相互作用、相互配合和相互制约,并共同实现预定功能的系统。人体工程学概述第2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人体工程学概述第3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人机关系(man-machinerelationship)基本原则:1)机宜人机器系统尽量满足使用者的体质、生理、心理、智力、审美及社会价值观念等素质条件的要求。2)人适机尽量发挥人的因素具有可塑性的特点,让人适应机器,保证人机系统具有最优效能。人体工程学概述第4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以人为中心的设计已成为现代迅速发展的技术的一个基本点。可以说在现代,设计的主要困难已不在于产品本身,而在于是否能够找出人与产品之间最适宜的相互联系的途径与手段,在于是否能够全面考虑到操作者在人/机系统中的功能作用特点和产品结构与“人的因素”相吻合的程度。因此,如何把产品设计得更适合于人使用的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人机工程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人体工程学概述第5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现代人机工程学发展的三个特点使机器适应于人,以人为中心;利用所掌握的基本原理,进行具体的机械装备设计;多学科合作。人机工程学是实现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思想的重要理论基础,是衡量当代产品设计水平的最重要指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人为中心的理念已成为设计产品系统的主要目标,人机工程学也因此成为设计学科领域中的主要研究方向,成为工业设计的主要理论基础和设计理念。第6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如工人操作的动作与时间分析、功能分析和工艺流程等用笔记录、录像、摄像借助仪器进行实际测量,如人体测量;对生理、心理变量的测量、分析等,如心跳、肌电反应等;环境舒适性及信号检知心理测定人体工程学研究方法(1)观察法(2)实测法第7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实验法(统计推测)实验法是人机工程学最常用也是最基本的方法。妥善控制其他若干变量,系统地改变某个变量A,观察A的系统变化对另一变量B的影响。A为实验变量,B称为因变量。(4)模拟和模型试验法操作训练模拟器;机械模型;人体模板。人体工程学研究方法第8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坐姿舒适性分析坐姿研究装置第9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而汽车车身设计中应用人体工程学,则是要以人(驾驶员、乘客)为中心,从人体的生理、心理和人体的运动出发,研究车身设计(包括布置和设备等)如何适应人的需要,创造一个舒适的、操纵轻便的、可靠的、安全的、美观的驾驶环境和乘坐环境。即设计一个最佳的人—车一环境系统。人体尺寸(确定空间)坐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