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课程—竞赛—项目”的进阶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ocx
文件大小:42.39 KB
总页数:8 页
更新时间:2025-05-28
总字数:约6.73千字
文档摘要

“课程—竞赛—项目”的进阶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范雪娄燕程蓉

[摘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我国教育工作的一项战略任务。以工程图样表达为载体,针对课程体系、学科竞赛以及科研项目实践等内容提出了进阶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基于内容创新重构的课程体系升级,通过设置荣誉课程、双语课程等选修课程进行课程群的建设,从教学组织上实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满足“跳一跳”的需求,培养高阶人才;基于成图大赛训练的创新知识体系更新建立课程学习与创新能力培养之间的桥梁,以赛促学、以赛创新,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目的;基于项目实践的教研创新融合训练建立教学知识与创新实践之间的桥梁,在教学和科研双向促进的过程中培养拔尖人才。通过“课程—竞赛—项目”的进阶式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为培养新型拔尖人才提供新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课程体系;学科竞赛;创新项目;进阶式;拔尖创新人才

[基金项目]2020年度广东省本科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重点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gd2020409);2021年度深圳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课程—竞赛—项目的进阶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G2021016)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3)17-0011-04[收稿日期]2022-11-21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了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1]。拔尖人才既是社会的基石,也是科技发展的主力军,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已成为我国教育工作的一项战略任务[2]。拔尖创新人才教育培养体系教学中,为了注重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拔尖创新型人才的目标,在课程体系设置、课程考核方式、理论与实践结合等方面均需要不同程度的改革[3]。随着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和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然而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尤其是工程类课程中,需要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更多的拔尖创新型人才。

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第一课堂模式、第二课堂模式以及联合培养模式等。第一课堂模式指学生在校期间接受的课堂教学,第二课堂模式主要有科研项目参与及竞赛参与,联合培养模式主要包括校际合作与校企合作[4]。第一课堂模式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即指学生所接受的课堂教学,其重点在于课程的设置。例如华南理工大学开设的“机械类创新班”,清华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实验班”、西安交通大学的“侯宗濂医学实验班”。这种培养模式重在突出优势学科,在综合能力培养以及推广性上有一定局限性。第二课堂模式独立于日常的学校教学活动,突破其拓展度不高及参与度不深的限制,通过课外参与项目竞赛等方式培养实践精神、发展创新能力。科研项目参与的培养模式是以实际项目作为牵引,学生通过参与具体的科研项目增强实践操作及创新能力。例如研究型教学体系的创建,对于培养创新性专业拔尖人才具有开创性的成效[5]。竞赛参与模式通过科学系统的训练,以校内外各项竞赛为载体,经过个人努力及团队间的交流合作来提升实践及创新能力。参赛的过程就是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并解决问题。竞赛过程中通过层层择优选拔及培养机制形成拔尖智力群体,在榜样辐射作用下提升创新能力、培养竞争合作精神[6]。通过学科竞赛,使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学科发展、教材建设及课堂研究等形成了良性循环的过程[7-8]。在目前高校的培养方式中,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既涉及教学环节,但又不限于此,有侧重地选择组合多种模式,形成各具特色、异彩纷呈的多样化模式。然而在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如何能将课程教学与学科竞赛、科研项目相融合,在人才培养实践的过程中如何搭建起三者间沟通的桥梁,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工程制图类课程已成为国内高等工科课程中重要的基础必修课。图学课程对于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具有知易行难的特点。教学受限于课程学时、学生空间思维能力、期末考试评价体系等,缺乏激发学生持续学习的有效手段,同时如何满足部分学生能力强、兴趣足的学习需求,提高课程的高阶性和挑战度,是需要通过课程改革解决具体问题的[9-10]。工程制图类课程在培养拔尖人才的过程中可以依托“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以下简称“成图大赛”)进行[11]。以竞赛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完成竞赛任务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增强学生的學习兴趣及研究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12]。因此,在图学课程教学过程中,进行内容重构,结合学科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