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思政元素融入城乡规划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docx
文件大小:41.97 KB
总页数:7 页
更新时间:2025-05-29
总字数:约5.63千字
文档摘要

思政元素融入城乡规划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赵博阳蔡籽焓董瑞曦

[摘要]现阶段高等学校要求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专业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不断强化课程思政建设。结合城乡规划专业基础课“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的教学改革,立足城乡规划专业特点,从课程内容、教学案例和教学方式三方面入手,探讨如何将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教学相结合,探索二者全面、有效、有机融合的途径。该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城乡规划专业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培育德才兼备的高素质规划人才。

[关键词]思政元素;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教学

[基金项目]2020年度河北工业大学课程思政“双百计划”建设项目“德艺筑魂大国匠心——建艺学院课程思政示范课群”(河北工大党〔2020〕4号);2021年度河北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和旅游研究项目“基于国土空间规划的河北省集体建设用地发展乡村旅游实践模式研究”(HB21-YB0057)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3)21-0059-04[收稿日期]2022-06-02

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专业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不断强化课程思政建设,已经成为我国高等学校各专业教学研究的重点。对于我国的城乡规划专业而言,作为中华五千年文明和近代革命历史重要物质载体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不仅仅是教学和研究的重要内容,还是把思想政治教育和立德树人相结合的关键抓手,有助于培养新时代背景下的城乡规划专业人才。

一、研究背景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是河北工业大学城乡规划专业的基础课程。为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本课程的教学团队基于名城保护的实践内容和专业特点,精心构思、深入挖掘、大胆创新,从课程内容、教学案例和教学方式等三个方面展开研究,探索课程教学与思政元素全面、有效和有机的融合,以润物无声的教育方式启迪学生,激发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爱国热情,以及作为规划师的责任担当,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德艺铸魂,為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育具备大国匠心的城乡规划专业人才。

二、基于思政元素融入的课程教学改革路径

(一)整体设计,深入挖掘,推动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的全面融合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是城乡规划专业的一门强调综合性的课程。作为专项规划系列课程的一种类型,其所涉及的保护内容涵盖了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物质文化遗产涵盖了从市域层面的世界文化遗产、风景名胜区、名城、名镇、名村、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特色风貌区,再到建筑遗存与历史环境要素层面的不可移动文物、工业遗产、古树名木等。名城保护规划体系覆盖面广,内容涉及从总体规划到详细规划、建筑设计的多个层面,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思政元素[1]。

作为思政元素融入课程建设的第一步,教学团队首先对新时代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和课程体系进行了整体设计和完善,加大了思政元素的挖掘力度。根据国内外名城保护的既有研究,教学团队基于保护理论、保护规划、案例分析与专题实践等知识模块,设计了由知识模块、课程内容和思政元素契合点三部分组成的课程思政建设整体框架(见表1),在此基础之上保证了思政元素与相关专业课程建设的全面融合。

(二)精心构思,深耕细作,促进思政元素与教学案例的有效融合

思政元素不是抽象的概念,要想把思想政治教育做到实处,需要设计实实在在的教学案例作为支撑。课程团队在确定知识模块、课程内容与思政元素契合点的基础上,运用多个教学案例,精心构思,将思政元素准确渗透在教学内容上,实现思政元素与教学案例的有效融合[2]。

1.案例1:在国内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知识模块中的建筑群体与历史城市的关系教学案例。在此教学案例中,教学团队通过建筑群体与历史城市的关系知识,使学生理解建筑群体对于历史城市风貌形成的重要作用,以理解规划师、建筑师所肩负的城市责任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通过案例讲述培养学生作为规划师和建筑师的责任担当意识。

案例首先以城市特色与建筑特色关系引入议题,激发学生思考在历史城市环境的大背景下规划师、建筑师的角色定位与冲突点,继而引出教学主题,即对于建筑的理解,不能仅仅针对其本身而言,需要将建筑个体置于其所在的城乡环境中,并和周边环境融为有机的整体,才能充分显示出建筑的价值和意义。同时,结合主题适时引入思政元素,通过建筑个性类比品格,使学生理解建筑的个性特色与城市的共性特色之间如何形成和谐的关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之后,从优势和劣势两个方面讲述建筑设计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并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帮助学生培养对于名城保护进行全局和深入思考的意识。最后,结合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设计的波士顿汉考克大厦的实例,具体讲述建筑师、规划师对于城市环境保护和整体特色形成的